“缘起性空”,依此敲“道”的门(有声读物)

2019-07-19 00:05: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图片


第七篇  “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

    引言

 一、天地大道 你知道什么

 二、“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

 三、“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

        1. 知“道”不知“道”

        2. 道德信仰抉择出人生价值

        3.“心”,是我们这个生命的主人

        4. 我们忘记了“头上三尺有神明”

       5.“缘起性空”,依此敲“道”的门

                6. 郴江本自绕郴山

           四、“道”的人格化

           五、答问录

                1. 觉悟比方法重要

                2.“道”就是我们人性的回归

                3. 儒道佛“三教”的指向

                4. 真实存在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第七篇  “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

        三、“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


5.“缘起性空”,依此敲“道”的门


我们现在有没有感觉到正能量?这个能量是无形无相的,这个能量本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形成了含有这种能量的空间,眼睛看不到, 鼻子闻不到,但它存在。


因为“道”本身就存在,“本来存在”是“道”的本然状态。而“道”要显现人格化,要在一个时空当中起作用,那是需要因缘的,佛教里叫“缘起性空”,“性空”的“道”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但要有“缘起”。


今天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缘起,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主题、一个研究对象来开显,当成一个“求知”的对境。依此,我们在敲“道”的门。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图片

相关文章
· 舌尖上的素食:最简单的下饭神菜!酸辣可口超过瘾~
· 梦参长老:真人不现相,大智若愚好修行
·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 ——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 做了这样一个梦之后,她终于相信因果报应,虔诚念佛吃素
· 弘一法师书《格言别录》,见者福慧增长
· 《妙法莲华经》的精华义和殊胜的功德利益(转发功德无量)
· 若能除却一切习气毛病,则佛性现前,自然成佛(虚云老和尚)
· 我们忘记了“头上三尺有神明”(有声读物)
· 忆佛念佛时,即入诸佛心
· 修行如何训练定力?
· 人心有多可怕,你根本想象不到
· “心”,是我们这个生命的主人(有声读物)
· 保持正觉 清净守护
· 贾平凹 :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 道德信仰抉择出人生价值(有声读物)
· 修行是一个严肃的生命课题
· 王作安:涵养我国宗教的中国文化气质
· 梦参长老:凡是朝五台山,文殊菩萨一定化身去接你
· 千年古刹的复兴,你只要参与进来就如滴水入大海,功德难量
· 知“道”不知“道”(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