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抉择出人生价值(有声读物)

2019-07-16 00:05: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图片


第七篇  “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

              引言

          一、天地大道 你知道什么

         二、“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

         三、“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

         1. 知“道”不知“道”

         2. 道德信仰抉择出人生价值

                3.“心”,是我们这个生命的主人

                4. 我们忘记了“头上三尺有神明”

                5.“缘起性空”,依此敲“道”的门

                6. 郴江本自绕郴山

           四、“道”的人格化

           五、答问录

                1. 觉悟比方法重要

                2.“道”就是我们人性的回归

                3. 儒道佛“三教”的指向

                4. 真实存在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第七篇  “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

        三、“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


2. 道德信仰抉择出人生价值


我们刚自广西、贵州、湖南一路赶来河南,王阳明于贵州龙场悟道: 在那里,“内”杀自己内心的贼,“外”杀山里的土匪。一个文人带兵打仗,保国安良;到了湖南,清时曾出了个曾国藩,也是个读书人呐 !


传说当年王阳明、曾国藩这两个读书人,拿起武器,血洒疆场, 平定天下,为国尽忠,为百姓们力争和平的生活。


正是这些读书人领悟出“道”的体验后,就会有一种人格的勇气与力量,一个为“道”所驾驭的人,就能去所谓“仁义”的范畴行持,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数千年的道德信仰抉择的是人生价值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炎黄子孙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而我们今天因为不懂得“道”了,成为迷失于物质现象的人,才会为“利”而不惜舍命啊。


图片


据媒体报道,现在有大学生为买手机,竟去卖掉一个肾;兄弟为了一点点小钱可以打破头;小孩子为了一点钱可以杀掉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已沦为“声色的犬马、物质的奴隶”。而对生命的核心却“不知不见”,是什么在操纵着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肉体不过是个傀儡, 它的主人到底是谁?


传说当年王阳明到法海和尚创建的镇江金山寺去礼佛时,看到一小院,顺脚走进去,觉得很熟悉,就请寺庙的住持将门打开,希望进去参观。


“这个门已封了五十多年了,任何人不得入内。”


“为什么呢?”


“这是我们以前的老方丈圆寂之所,他的肉身还在里面,所以不让人参观。”


王阳明执意要进去看,住持也就退让了:“好,或许是天意吧。”及至进得门来,更加目瞪口呆:这个场景太熟悉了。他环顾四周,发现墙上有字:“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还是闭门人。”


原来那个肉身就是他的前身。王阳明的前世还是一个修行人,史称他是“戴着和尚帽子的儒学家”,因为他也是在佛教里开悟或说“明心见性”后,再以实用的方法去推广其“心学体系”。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图片

相关文章
· 王作安:涵养我国宗教的中国文化气质
· 梦参长老:凡是朝五台山,文殊菩萨一定化身去接你
· 千年古刹的复兴,你只要参与进来就如滴水入大海,功德难量
· 知“道”不知“道”(有声读物)
· 智慧,是一种态度
· 国家宗教局局长:正确看待信教群众,不能无视宗教信仰
· 本焕长老:一个字,浓缩佛法精华
· 面对病魔、怨敌、违缘,应该修什么?
· “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有声读物)
· 佛法是生命轮回的安全出口
· 不要把歉疚放在心底折磨自己
· 梦参长老:佛菩萨天天在你跟前,佛菩萨也很着急
· 这样做不仅会相好庄严,而且业力的导弹也追击不到你
· 天地大道 你知道什么(有声读物)
· 弥勒忍辱真修行
· 舌尖上的素食:一道轻盈的菜送给你
· 梦参长老:为什么要皈依,以及皈依的因缘
· 这句心咒,将三藏十二部都总集其中
· 第七篇 “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 前言(有声读物)
· 寺院早课前,应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