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知名的童男与童女,认识一下

2019-06-01 00:05: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今天又是


然而~

就算年龄再长,

哪怕活了八百岁,

在华夏文明的古老智慧面前,

我们真的就像幼儿园里的孩童,

垂髫稚子罢了。


所以~

祝所有大朋友、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骂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寄禅法师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是慈悲祥和,这是表示佛教重视和平。可以说每一位菩萨都是青年,都非常清净、纯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


青年在佛教里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智慧具足,充满热诚,勇猛精进,是现代青年的楷模。今从经典里的童男童女中,列举数位,逐一介绍。


图片


图片

善财童子


说到童男,最先令人想到的是「善财童子」。庄严圣洁的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两旁,站立的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的儿子,长得健康、活泼、真诚、聪明。出生的那一天,家中珍宝财富源源不断而来,所以取名为「善财」。


他受文殊菩萨的指导,到南方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折伏我慢的心理,远离恶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缘,以善知识作为模范。善财童子最先到可乐国参访德云比丘,接著又参访其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医师、船夫、国王、王妃,最后获得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由此可知,青年是佛教广大行愿的实现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耶舍


耶舍是佛陀成道后,在缚罗迦河的沿岸,第一个遇到的青年童子。他告诉佛陀说,他是迦尸尸城的耶舍,厌弃世间的欲乐和醇酒美食的场合,希望拥有一个清净的生活。佛陀欢喜的赞歎:「耶舍!你很有善根,你想要舍弃的东西,确实是烦恼的根源;你想到达的希望,我能满足你。」耶舍听到佛陀的法音,感动得流下眼泪,要求佛陀准许他出家。佛陀悲悯地告诉耶舍:「你要跟随我学道,必须得到父母的允准。」


当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正惊慌地找寻爱子耶舍的下落,佛陀为俱梨迦长者讲说证悟的道理,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及无明烦恼的可怕。俱梨迦长者听闻后大受感动,而允许其子跟随佛陀学习。此后,佛陀的僧团即相继有青少年的参与。


图片


图片


图片

罗睺罗


罗睺罗是佛陀未出家前,与耶输陀罗所生的独生子。在他十多岁时,即跟随佛陀出家修道。这是僧团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别定沙弥的制度,要罗睺罗礼拜舍利弗尊者为师。


幼年的罗睺罗,不惯于僧团的生活,但是对于师父舍利弗和佛陀的教示,唯有尊敬服从。他每天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为在家的信徒服务,一得空闲,即修学佛陀的言教。有时候受年长比丘欺侮,经常丢弃他的衣单,罗睺罗都能忍耐。又有一次,因寮房被占而在厕所躲雨,遇到毒蛇,别人为他担心,他却毫不畏惧;他也曾经作弄取笑来访客人,受佛陀严厉教诲而发愿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由于罗睺罗的忍辱、受教,精勤修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证得圣果。罗睺罗成为十大弟子中唯一的青少年圣者,实是青少年之光。他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沉着等美德和风姿,永远值得我们礼赞!


此外,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众艺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为的青少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妙慧童女


在《大宝积经》中,记载一位具深妙智慧,发坚固愿的童女——妙慧。她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中地方士绅之女。佛陀在耆阇崛山讲经的法会中,年龄才八岁的她就常常在座。


妙慧童女,面貌秀丽,行动举止端庄温和。一次,佛陀说法时,她从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绕三匝,顶礼三拜,并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震惊全座,即:如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如何才能获得大富大贵?如何才能免除眷属不和及多病死亡?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样端坐大宝莲花?如何才能游诸国土,礼敬诸佛?如何能够没有冤家对头?如何讲话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碍?如何才能降伏烦恼魔障?如何才能见佛闻法?


妙慧童女以八岁之龄,即具大无畏的勇气和长者般的耆德,难怪文殊菩萨也要向他赞礼。


图片


图片


图片

妙贤


妙贤是一位美丽又具贤德的少女,本已许配予杰出的青年大迦叶为妻,为了清净修行,与大迦叶商量后,即各自投师学道。最先学习外道思想,后来弃邪向正,皈投佛陀出家学道。出家后的妙贤,遵循僧团制度外出托钵,却因貌美而受路人指点,不禁为美丽的外表心生悲哀。妙贤少女,生性简朴,不喜浮华,专心向道,很快地便证得圣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散华天女


《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示疾时,诸大罗汉和大菩萨前往探病。在维摩居士穿来走去的侍者群中,有位年轻貌美的少女。舍利弗对此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因而对这位少女生起轻慢之心。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思,即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那花朵落在菩萨身上,即时坠地;落在舍利弗等罗汉身上,却沾黏不去。正当舍利弗尴尬之时,天女即对舍利弗说道:「尊者舍利弗!你为何要把花朵去除?」舍利弗忍耐着回答说:「这些花朵落在身上,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天女微笑说道:「尊者!你不可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年少的天女一语,竟然使得大阿罗汉哑口无言。


图片


除此之外,在佛经里尚有月上童女、慈行童女、有德童女,以及《法华经》中的八岁龙女转女成佛。可见智慧无有尊卑高下。


众生本具清净智慧德相,在佛教里,是不可以男、女相分别道德高低,也不可用年龄大小衡量智慧的有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学佛,要把自己的心打扫干净,要好好地去悟,去悟那个像孩子一样的赤子之心。

   孩子有赤子之心,但孩子自己不知道,所以还要通过学习,培养他的智力成长。人的智力成长就是理性地自我修正,把“我”再修到孩子的状态,修到赤子之心的状态。

  小孩子皈依了,虽然他不懂佛法,但是佛懂啊,这么小的小孩来到庙里,佛菩萨看到很喜欢啊。大人可能用分别心来听佛法,小孩子就在那躺着玩耍,佛光普照,有可能小孩子得到的佛光还比我们大人得到的多。为什么?因为他无心啊,越是无心,有时候越是与道相应。我们叫无为法,有为法。明白了有为法,你就要运用智慧、理性来慢慢让自己恢复到无为的状态,恢复到自己佛性的状态。

  大人如果懂得修,那就是修到又恢复了赤子之心。静下来之后,跟自己的心合一,跟宇宙的阳光合一,生命的能量场就启动起来了。佛理虽然是很高深的,却又很简单,因为祂就是讲你生命里的东西。

  我现在把任务交给你们了,你们每个人都要去找到自己那颗赤子之心。

--传喜法师--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听说,你学佛后依然不快乐?
· 传统华服(有声读物)
· 妇孺皆知的人类仁慈保护者
· 爱因斯坦:科学的终极归宿是佛教
· 好好说话,是一种修行
·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细说壁画中的乐器
· 髻簪(有声读物)
· 我只需要一滴水,您却给我一条河
· 英国最大连锁超市“乐购”关闭6家超市肉类及海鲜柜台,在零售连锁业引起震动!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这些乐队在佛教中的影响
· 帝王之冕(有声读物)
· 我们凡夫众生原来离​佛这么近
· 古今中外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
· 天台千华雨 螺溪海潮音 ——天台山螺溪传教院重建开工五周年
· 舌尖上的素食:从这个夏日开始,我行我“素”
· 皈依佛,也要皈依佛的戒
· 三生石上旧精魂
·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印度飞天如何变成中国飞天?
· 古人为什么重戴冠(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