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第一篇 华夏之源
引言
一、“华夏文明”之源怎样流淌而下
二、华夏始祖:辉煌壮阔的文明图谱
三、“礼仪之大”
四、“服章之美”
五、传统华服
六、行住坐卧——“四威仪”
七、食
1. 筷子
2. 三德六味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第一篇 华夏之源
五、传统华服
交领右衽,乃华夏风习。衽,本义为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 将右襟掩覆于内。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华夏礼服皆右衽。方向错了都不行,右衽是顺着大道,左衽是悖离大道。
大家看我们出家人的衣服 , 以前上至皇帝 , 下至平民百姓 , 穿的都是这个。只不过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上绘绣的是十二种纹饰 , 即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 通称“十二章”, 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或“十二章服”。
为什么交领右衽乃华夏风俗?这边一阴,这边一阳,右衽盘旋着过来,代表什么?代表 DNA 的旋转状态,代表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现代的服装什么都不代表,只是一块遮羞布,没有更高贵的内涵。
传统的华服,不仅仅有礼有仪,而且有道有德。包括出家人的僧服领子都有讲究,领子由三块布拼成,这代表三皈依,皈依佛法僧。出家人以“三宝”为生命核心,下面有五十三道条子 , 表“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 表示做人要谦虚。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为宗? 以何为袖?生命的宗旨是什么?出家人以三宝为核心,五十三参 , 表示做人要谦虚 , 生活中处处有真理 , 随时随处都要看到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 看到道的存在。不仅仅“三人行必有我师”, 乃至一花一草、一树一叶 , 合理合道,皆蕴真谛 , 关键要有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
僧服上还有两根带子 , 它们代表戒 ,“戒”就是宁舍生命也不苟且偷生,这是做人的标准,这两根带子就是“一把刀”! 这把“刀”还代表规矩 , 做人要有准则 , 失去了准则 , 宁死不活 , 这叫“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中国人的仁义道德就来源于此。
一个人活出了准则 , 还会看到老人倒地不扶吗?“他讹不讹我”是他的事 ,“我扶他”这是我做人的尊严。狗看到自己的同类被撞了, 还会把它拉到路边上 , 人没有道德 , 猪狗不如。
不论活着还是死去 , 都要有准则。一个人 , 不是有呼吸就算活着 , 倘若没有道德约束,没有规矩 , 行尸走肉一个。
我们的僧服上圆代表天,下方代表地,天圆地方。这个衣襟,代表天地之间是相通的。当中留有一洞,人的头颈从中露出来,这就代表道,在道中而生。所以中国人对待死亡,是有文化价值标准的:有的人,虽死犹荣;有的人活着 , 但其实已经死了。
再看看我们僧俗二众在礼佛时所穿的海青 , 袖口为什么那么大? 这叫乾坤袖 , 量大福大 , 袖子可以装天装地 , 难道我们的心就不能装天装地吗?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所拥有的内心财富 , 这方心地宝藏, 岂止是装天装地啊!海青衣领前为什么有五十三条线?这表示我们做人要谦虚 , 要向善财童子参学五十三参那样 , 把别人当菩萨 , 把自己当学生 ,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圆满了就是佛,佛是人修的 , 所以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炎黄子孙,当我们不了解祖先文明的时候,活得多么可悲,就像一个失去魂魄、漂泊流浪的游子!
相当一部分历史学家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崖山海战非常重要,是南宋与元军对决的最后一战。最让后人耳熟能详的是,南宋十万军民竟然跳海殉国。说到底,民族气节就是深入骨髓和契入灵魂的文化坚守。
“崖山之战”后 , 受中华文化哺育的日韩 , 开始慢慢看不起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存在了 , 而中国文化在他们那里。当然中国人自己也缺乏珍惜 , 遍地看看还有多少古文化?现在还有一种说法 , 要学唐文化得去日本 , 要学宋文化得到韩国。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真的要抽出一点时间,学学华夏的文化道统,它是可以传承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辱没了祖宗,背弃了先祖的文化,还算不算祖宗的好孩子?不算,是败家子。虽然人在大学体系里,但是我们的灵魂并没有触碰到祖先的文化。
我们今天穿的衣服,还有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我们当代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能够遇见道的踪迹?现在我们倡议恢复中国传统文化 , 重塑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 既是对我们灵魂的拯救 , 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与重构。复兴华夏文明,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