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悟公上人 之 随侍

2018-11-30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师公已圆寂十三周年,因福德浅薄未曾亲睹师公尊容,感恩师父上传下喜法师随侍师公13年,并每每在开示中念及师公,字里行间充满由衷的景仰与赞叹,由远及近,如染香人,法乳甘霖。师公的音容笑貌自然而然在我们心中长养起来,一代一代,成为我们佛学生命中永恒的加持!


当初我见到我们师父的时候,就是看到他那个手里一直就有念佛珠,出声还是默念都是一句佛号提着,当时我第一感觉,“诶呀,这位老和尚是念阿弥陀佛的呀。”所以我就很亲切,这是第一印象。


后来跟着他老人家出家之后做了侍者才发现,他不仅仅念阿弥陀佛,实际上他教理通达。这个在佛教里叫通宗通教,教理通达的叫通教。


图片


 一出家就是观宗寺宝静大和尚座下,当时尘空法师、摩尘法师,圆瑛大师、印光大师,我们师父都亲近过。师父曾经学天台一直到法师的资格,二十多岁就是法师了,就可以辅讲了。


然后师父出家之后就特别重视戒律,在观宗寺学习的时候重点是学戒。


我师父讲起来他说:“我们在那里学戒三年,同寮的不知道对方是谁。你看,我就想,那个时候的师父修行,师父说白天时间是常住的,加上学习内容。晚上是自己的,晚上你不睡觉这是你用功的时间。然后到了寮房里面不会相互攀谈、加个微信,对吧。


图片


身心安道才隆


就像师父的那个房间不大,小小的,但是连我们侍者也很少进去,往往我们送到门口师父进去随手门就关掉了,所以基本上外面人更是没有机会进去的。我只不过偶尔有时候进去,那就很好奇啊,师父的房间平时都随手关的,我们都很少进,师父房间长什么样子呢?

 

有次走进去才看到,师父的房间原来这个床上堆满了东西,堆的都是东西,然后只有一个打坐的地方。那打坐的背后呢,一幅大大的虚云老和尚在禅定的一幅照片,一个很大的,就在师父的这个肩以上,在那个头顶上的位置,挂在他的后面。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们师父不仅仅是通达教理,在他心目当中修行的还有一位偶像,就是虚云长老。


师父就跟我说,说我们出家人心要安定,他说我一个地方一住就是十年,他说你安住下来了,身心安了道才隆。所以学教的时候我们师父还能做到过午不食、夜不倒单,这多长时间?整整十八年。那比如说夜不倒单,这是师父几乎保持了一生的习惯。


图片

左悟公上人,右传喜法师

(2002年摄于杭州杨岐寺)


图片

我常常在师父身边跟他同一部车,同一个公交车、同一个火车、同一个飞机,一同,我常常会观察,观察师父。比如说车开动的时候,我看师父的状态,很神奇,所以对我的启发很大,车在开动,景色在动,但是师父的眼神是不动的。


师父的那个眼睛是澄澈如大海,他那个眼神是那么安定。不是说车开了,景色在变、人情在变、街道在变,然后师父也要看,师父没有的,眼神就定定地,就像我们赞美阿弥陀佛叫“绀目澄清四大海”、“妙湛总持不动尊”,他不动的。


图片


悲悯众生


有时候,我在看着窗外的东西的时候,师父有时候就说:“你看啊,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啊。”“娑婆世界就是这样的”在我耳边就响着。


然后看着街上的来来往往的人,骑着自行车的、步行的、拎着菜篮子的形形色色的人,师父就充满悲悯的眼神看着他们,师父跟我说:“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啊。”师父就是充满了悲悯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

 

那你想想看这个娑婆世界,那么有钱的人、那么有权的人都尚且如此,我们平民百姓是不是每人都有求不得苦,有怨憎会苦,有爱别离苦?对不对?


所以我们师父就是看透这个轮回的本质,悲悯着这些还没有觉醒的苍生。


图片


所以作为我来说我很幸运,我就不忍心把我在师父面前的这些感悟私藏,因为这是我们佛教徒的财富,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财富。这一位高僧的情怀,一位高僧对众生的悲悯,一位高僧对社会的关注,一位高僧对世界国家的这种情感、责任。

 

请问师父的这些德性是不是超时空的?(是),要不要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要),不讲它就等于损失掉了。


所以这两天我更密集地思念他老人家,对于有缘人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鞭策着我们、加持着我们的每一天,还在提升着我们的生命境界;对于无缘者来说擦肩而过,活在世上对他来说像不存在一样。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二十五年了,我还在悟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五(1)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 之 四
· 一切法为令众生到达彼岸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三
· 『新书推介』《文化释说》出版发行
· 静听《寒山诗集》|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 记得十一月里您的叮咛
· 『新书推介』《文化释说》出版发行
· 从爱因斯坦到佛教的世界认知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三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二
· 静听《寒山诗集》| 在养道的过程中,层层进步
· 自己孤寂地修行是修行,深入众生也是修行
· 『法宝』“般若法音”高清视频机发布
· 静听《寒山诗集》| 在养道的过程中,层层进步
· 文殊菩萨纪念日的关键话题
· 『法宝』“般若法音”高清视频机发布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二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 之 一
·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 为什么佛教值得人恭敬?
· 慧日生活 | 近期,有时间快来慧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