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寒山诗集》| 在养道的过程中,层层进步

2018-11-27 06:04:00 发布: 人气: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寒山大士!

顶礼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顶礼悟公上人!


《寒山诗集》

第七首

几年为一春


今日婆娑树,


问法语无人。


助歌声有鸟,


瞻云作四邻



践草成三径,


居处绝嚣尘。


吾家好隐沦,




图片


寒山诗



图片


精华摘录: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我们不但因地用功,除了有一个出离心之外,还要借助有个好的环境,助道的因缘。我们最好的助道因缘不是别人来奉承我们两句,而是隐到一个地方,默默的无人知晓的,没有世间的喧嚣,没有烦恼的尘埃。


想想过去修行人,他们的无常心非常强,“践草成三径”!他这种无常心,把整个身心,自己的身口意完全交给了追求圣道,追求解脱的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是谋求着这些,所以整个生命不为今生所有的东西来劳神的。寒山大师在这边,“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抬头看看,前后左右只有白云做邻居。


“祝歌声有鸟”,有时候高兴起来了,心中自然而流露的法性,唱唱道歌的时候,只有小鸟的声音同他的道歌相伴。“问法语无人”,没有别人问他法,他想问也没有人来搭话,如果一个人修行到这个境界,“今日婆娑树,几年为一春”,还会有时间概念吗?像我们弘一大师说“天心月圆,华枝春满”一样的。“几年为一春”,就是说已经超越时间概念了。


<<< <<< <


楚石大师和的诗:


白石照清沦,幽栖远俗尘。

山高云作顶,地僻虎为邻。

纵有长生理,终无不死人。

蟠桃花果熟,知是几番春。


“纵有长生理,终无不死人”,从道理上来说是不生不灭,但是终无不死人啊!我们这个人毕竟还是事相上的,还是万法合和,身体还是有漏法,理上说是不生不灭,但是不要有那样的妄想,所以叫“蟠桃花果熟,知是几番春”,赴了蟠桃会,吃了蟠桃就可以长命不死,休打这些妄想。


他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还是应当有无常的念头,如果一个人没有无常的念头就会怎么?“百年人有万年心”,活活百年,打着万年的计划。对修行人来说应提起这么一个无常念,佛陀也好,阿罗汉也好,这些圣者于命完全是得自在的,那怎么得自在?就是有无常的见,有求反而不能得。所以,这首诗前面着重在清静的住处,后面则是进一步净化我们潜藏的深沉的妄想,这是楚石大师和的诗。


<<< <<< <


还有石树大师怎么和的?


所思若沉沦,圣解一层层。

得到孤峰顶,方超万壑林。

法忘不立我,我净自无人。

满眼天花落,融融大地春。


“所思若沉沦”,你所谓的“我大概理解得对吧,读这个经我想的大概符合如来真实义吧”,这个也不过是一种法尘而已,飘飘悠悠,或隐或现的法尘而已。“圣解一层层”,意指生灭之层,修行要到什么?“得到孤峰顶”,孤峰顶是什么?不可攀缘处称为叫孤峰顶,没有比较思量之处,孤峰顶。“方超万壑林”,到了孤峰顶一看之后,千山万壑而为林,超出万壑林。


我自己读的时候,胸中激荡着这样一种精神、这种力量!再接下来更加往深处,“法忘不立我”,虽修法修忘法,达到这个境界,因为我们攀缘的法是用法的,达到忘法的地步了,这个我自然也就消灭了。“我净自无人”,我执如果一断,哪里还有所谓的烦恼、所谓的束缚啊!修行如果达到这样子的境界,“满眼天花落”。就像我们看《黑客帝国》里的尼奥在苏醒过来的时候,看这个世界只不过都是波动的信号,真是这样子哦,我们有时候在诸佛菩萨的加被下,在师父的恩德加被之下,有时候看这个世界犹如幻化的,就有这种感觉啊!


“满眼天花落,融融大地春”,这时候人才达到无对立的所谓的一体!什么是一体?生生不息!“融融大地春”,这里在养道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层层进步,进到孤峰顶处,这个时候自然有大地回春的这种景象。


<<< <<< <


每个众生都有一个本觉的,他的佛性都是有的,但是他没有始觉。如果有始觉了,这个始觉护着这个本觉,念念相继。


八万四千个念头里面有一个念头始觉了,觉到了这个清静的本觉,然后这八万四千个念头,依持着这个本觉为铠甲,一人与万人战。烦恼来到时候,来跟他们对治。本来这些烦恼习气,就像回家一样,大摇大摆地就进来了,然后我们跟他们说你看我现在已经始觉了,已经披着金刚铠甲了,我已经得到本觉清静的加持了,我已经清静了。我把这个家打扫得越来越干净了,他们这些八万四千烦恼后来慢慢也开始投降了,这个始觉叫“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越来越多,本来是一人与万人战,后来慢慢十人与万人战,千人与万人战,后来万人与千人战,万人与十人战,越來越方便了。


修行就是这样子的,一点点下来的。到后来的时候怎么样?所谓的始觉的法执也消融的时候,那坚固的我执也会消失掉的。所以,我一旦净了,哪里还有一个生死轮回的我呢?在这个大千世界,在这个经纬度的交织当中,在错综复杂的磁场的交织中,在所谓的我的八识田所显现的多维信号中。当“法忘不立我,我净自无人”的时候,嘭!好了,都没有掉了。


我们这个三界火、六道牢狱里面,谁在固定我们坐牢的?也没有谁绑着我们,就是自己的无明。自己的无明形成这样一个身体,这个身体是有频率的,其实他是信号交织的。所以,有的修道人要走的时候,安住在那种定当中,自然出火,就把这个所谓的信息,从低能的提到高能的状态,出虹光啊,或者出火啊,然后再结晶几颗舍利留在这个世间,甚至舍利也可以不留。


一个成就者留舍利也可以不留也可以,我们禅宗也说,舍利并不证明他成就,成就了也不一定有舍利,这都不一定的。所以这个生命通过佛法的修行实践之后,征服了我们自己的狭隘性。我们所谓的主观,是痛苦的源泉,通过修行把这些痛苦的源泉净了,擒贼先擒王,这个一转过来了,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这叫什么?叫极乐世界。

待续......

 图片

贤劫千佛心  响崖大德知

现后中救我  脱轮到菩提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佛经|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从发菩提心开始:

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佛教慧日

分享喜乐 智慧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二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 之 一
·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 为什么佛教值得人恭敬?
· 慧日生活 | 近期,有时间快来慧日寺⋯⋯
·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 观世音菩萨是啥心态?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一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四
· 静听《寒山诗集》| 修行的下手处
· “道”在平常生活中
· 今天变成菩萨,包教包会⋯⋯
· 母恩难报,让你体会一下!
· 出家人代表着⋯⋯
· 静听《寒山诗集》| 修行的下手处
· 佛教是啥,今天可算听明白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三
· 静听《寒山诗集》| 阿兰若处见真如
· “我要出远门了!”“买的什么票?”“上品上生票!”
· 愿
· 静听《寒山诗集》| 阿兰若处见真如
· 你真的不了解文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