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孤寂地修行是修行,深入众生也是修行

2018-11-27 07:09: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修行让人回归文明

图片


 HUI GUI

图片


善巧方便


佛法是要弘扬的,但是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任何人群当中,你都要善巧方便。因为让对方生欢喜,他才会接受你的思想。


你硬要弘扬佛法,别人会讨厌,连你人也一起讨厌。这时,连佛都跟着倒霉,因为他也会排斥佛。所以要广结善缘,不要让别人排斥你,排斥你就会排斥佛法。


图片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世间的一些事情,里面隐含着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讲一些开心的事,让大家随喜。


阳光下哺育的孩子,相貌多端正啊!我们中华民族有优良的传统;在其中成长出来的人,才能成为高级的生命;这是有相续性的。文化也有相续性,不能割断;断了,对于这个传统是很大的损失。

图片


莫有固执



佛法在人间,怎样来化解人类内心的冰。在座的,大多数是年轻人、都是建国之后出生的;受到的传统教育很少,这是一个很大的先天性缺憾,更谈不上‘怎么理解佛教了’。


这些就要靠我们自己好好来弥补,我们不要再固执啊!我们中国这几代领导人也都提倡传统教育和传统道德。


由于人世间越来越浊恶,以后像弥勒菩萨这样的大菩萨才会来人间。菩萨有时候到世间来建庙度众生,也是自度!吃尽人世间的千辛万苦,“出离心”会更强。更知道:佛是真的伟大;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   



图片


 回归文明


一个人要成为高级生命就必须修行,自己孤寂地修行是修行,深入众生也是修行,两者都不容易的。一个人住山修行苦,深入众生修行更苦。


在修行人的善根里面,追求解脱是萦绕心中的永恒愿望。像菩萨,今天退隐了;但会积淀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再来人间。


我们去极乐世界也是:“不违安养,还入‘娑婆’。”到极乐世界证得了更高的智慧;既安住在极乐世界,同时又能来“娑婆世界”度众生。

图片
图片


总的来说:世间的修行人,确确实实是宝,是众生的宝。在这个地球上,正是有了这些“道光身影”,才有我们人类文明可言。


如果没有了他们,人类哪里有文明?文明史没有了,生命就充满“贪嗔痴”。修行才能降伏“贪嗔痴”;其他都是放纵“贪嗔痴”,放纵自己的“贪嗔痴”,引诱别人的“贪嗔痴”。


只有修行才能戒除“贪嗔痴”,然后帮助他人也从“贪嗔痴”的苦海里走出来。


摘自:2009.01.27慧日禅寺开示

主讲人:传喜法师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慧日法宝”

图片

相关文章
· 静听《寒山诗集》| 在养道的过程中,层层进步
· 文殊菩萨纪念日的关键话题
· 『法宝』“般若法音”高清视频机发布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二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 之 一
·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 为什么佛教值得人恭敬?
· 慧日生活 | 近期,有时间快来慧日寺⋯⋯
·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 观世音菩萨是啥心态?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一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四
· 静听《寒山诗集》| 修行的下手处
· “道”在平常生活中
· 今天变成菩萨,包教包会⋯⋯
· 母恩难报,让你体会一下!
· 出家人代表着⋯⋯
· 静听《寒山诗集》| 修行的下手处
· 佛教是啥,今天可算听明白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三
· 静听《寒山诗集》| 阿兰若处见真如
· “我要出远门了!”“买的什么票?”“上品上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