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
2014年11月,传喜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慈心开显《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洞开毗卢性海之玄门,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发露忏悔的最好对境就是普贤菩萨。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往生西方,是速疾成就普贤大愿的最胜方便。
历时三年,慧日传媒将这一珍贵的讲记整理,让我们再次聆听法音,共入普贤性海。
第十三集摘录
◎ 我们要请到佛来转法轮,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观想“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这就是靠意、靠甚深的智慧去观。你要等一尊佛出世,从缘起上是不容易的,但是以这样甚深的智慧去观的时候,可以每一尘埃里都有尘数刹,每一尘数刹里面,都有佛成等正觉。
◎ 请佛住世转法轮,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正觉。我们有正觉了,尘刹里面就都有正觉了。那些尘刹诸佛成正觉了,其实讲到底就是我们自己,你一觉悟了,尘刹世界都觉悟了。如华严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修行要慢慢积累资粮,念念观想我们在诸佛的面前,在诸菩萨海会围绕的正觉面前,以清净的身、口、意请转妙法轮。这样一观想你当下就跟佛同一体了,我们就完全身在正觉的光明当中,身、口、意也都转为正觉光明。
◎ 本来你的观想境是佛,佛的智慧和功德映现到你心里,你的心再把这些观想到尘数刹中,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然后就进入善循环。佛映入你心,你再映入佛心,自己身心马上就起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能量就不一样了。
摘录自《普贤行愿品讲记》
传喜法师第十三集开示
往期回顾
END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声 明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