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圆寂纪念日|出尘须刚骨 正见入真宗

2022-02-21 00:06: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蕅益大师(1599~1655),字蕅益,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九代祖师。


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使处在这样的环境,佛教界也出现了如莲池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这样的中兴领袖,其中,蕅益大师一生为法忘躯、精勤不已,且贯通儒释、著作宏富,终成为名满天下的净土宗祖师。


图片




一、辞亲出家 




俗姓钟,江苏吴县人。父亲十年持念大悲咒以祈子,母亲金氏梦观音菩萨抱儿授之而生大师。大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辟佛论》数十篇。


十七岁时阅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与《竹窗随笔》,幡然认识到以前的错谬,将所著的《辟佛论》付之一炬。


二十岁,注解《论语》,至“天下归仁”一句时,不能下笔,废寝忘餐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其年冬,父亲亡故,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发出世心,每日持诵佛名,尽焚文稿二千余篇。


二十三岁时,听一法师开显《楞严经》,听到法师解释“世界本空,空生大觉”,心生疑团:“为何有这样的大觉,竟如此推崇空界?”闷绝无措,自感昏沉散乱颇重,功夫不能相续,遂于佛像前发四十八愿,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二、参学悟道  





二十四岁时,梦中礼拜憨山大师,恳请上乘佛法。时憨山大师在曹溪,不能往从,乃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法师出家,命名智旭。


同年,入径山坐禅参究。第二年夏天,用功到极处,身心世界,忽然消殒。因而了知这个身体,从无始劫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是坚固妄想所现的影子,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不是从父母生的。这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无不通达。久之,则胸次空空,不复留一字注脚。


越一年,大师仰崇莲池大师而作私淑弟子,于莲池大师像前自誓受比丘菩萨戒。尔后遍阅律藏。在三次阅律藏基础上,撰《重治毗尼事义集要》,为明清以来最精湛的律学著述。


图片




三、广学专弘  




二十八岁时,母亲病笃,痛切肺肝,丧葬尽礼,誓住深山,掩关修道。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功夫,求生西方净土。尔后,多次结坛闭关念佛(或持往生咒),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师身体力行,广学专弘,扭转当时轻视净土之势,莲风一时大振。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力行为要。佛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天亲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蕅益大师


图片


 

五十二岁时,结夏北天目,究心毗尼,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六月,述《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又述《刻占察行法助缘疏》,力赞云:


“此《占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也。坚净信菩萨殷勤劝请,释迦牟尼佛珍重咐嘱。三根普利,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三种轮相全依理以成事,故可即事达理。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执理废事。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歧指。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己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说,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已收括一代时教之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矣。”




 四、真身不腐  




五十七岁时,大师示疾,遗命身体火化,屑骨和粉,分施水陆禽鱼,以结往生西方之缘。跏趺而坐,面西念佛,举手而逝。


圆寂三年后,门人如法荼毗。启龛,见大师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俱不坏,与鸠摩罗什大师的舌相不坏,同一征信。门徒们不忍遵从遗命,便奉灵骨,建塔于灵峰。

 

纵观祖师一生含辛茹苦,护持圣教,为报四重恩,树立禅、教、律、密、净之正法,匡正儒家宋明理学之弊端,救世之慈心、宏愿、深忍、大行。最后导归净土,藉乘本愿轮,再来救度娑婆苦难众生。其深慈大悲,贯彻始终,令见闻者无不兴起,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


图片




蕅益大师著作及法语




蕅益大师著作极多,其中《阅藏知津》,系解说大藏经之经、律、论、杂等四部。并融会诸教学,注释《大乘起信论》、《大乘止观论》。著《弥陀经要解》一书,乃调和禅与念佛之作。门人成时别编其遗文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十卷。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

 

《灵峰宗论》:“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


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


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


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

 



三参法师开示





在信心不退的基础上,学佛的目标和知见就非常重要。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说到: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这三条简洁明了却次第分明,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针。学佛说到底就是这三点:真实的了生脱死的心;断惑业离惑境的勇猛心;开发智慧具足正知正见。


出离心没有生起,住在再清净的道场,听闻再殊胜的教法,也很难得到受用。轮回的路我们太熟悉了,走在上面,轻车熟路,不知其害。反倒是了生死的路是陌生的,走了没两步就觉得太艰辛,勉强再走两步,退转的心就滋生了。最后,生死大事不了了之。所以,没有真实的想要出离轮回、了却生死的心,我们是很容易在“熟境”中迷失的。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百丈怀海禅师圆寂纪念日|发人深省的百丈警训
· 莲宗七祖省常大师圆寂纪念日|道慕庐山,追踪莲社
· 一位与玄奘大师齐名的译经大师传奇的一生——南朝译经家真谛三藏圆寂纪念日
· 目前重重灾病,大师早已告诉了我们原因及化解办法 || 恭迎印光大师诞辰纪念日
· 印光大师德行故事8则
· 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走近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大师
·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于云居山安详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