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快乐在哪里?||《天台宗纲要》第四十四集

2022-01-24 00:32:00 发布: 人气:4

👆点击观看视频




图片

藏通别圆

图片



我们听圆教的内容,内心是有一种渴望的:圆教普摄,那也能摄我;阿弥陀佛广度众生,也当度我。


佛发度众生的愿,怎么会不度我呢?佛的果地境界这么殊胜,哪能漏得掉我呢?只要我愿意趣向佛,现前当来必定成佛。这就看到了我们生命的希望。


天台教法讲“理俱事造”,理都是俱的,事要我们自己去造——你要选佛法界,还是菩萨法界,还是声闻、缘觉法界?

所以我们学了这个道理,就会很欢喜、很积极地走跟佛配合的修行之路。那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呢?


图片


虽然无明众生也俱百界千如,也俱足这个理,但因为他自己不知道,所以生命对他来说无路可选,只是按着世间的轨迹,读书、工作、成家……但看着老一辈人是这么过的,现在的人也这么过,然后必然的死在前方等待着,就会觉得:


我们的人生难道就这样吗?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呢?如果两端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中间不是也毫无意义吗?如果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的话,那活着的意义在哪里?难道只是死亡前的挣扎吗?


太多这种世间的狭隘,这种封闭性就让我们的生命产生一种困惑的痛苦。


那学佛的快乐在哪里呢?就是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方向,知道我可以有所作为。知见越广,生命的自由度越广,这就是生命的一种快乐。



图片


图片



涅槃三德里,请问法身德要不要我们修?法身德不需要修的,般若德是要修的。般若德叫修德,法身德叫性德,性德是不增不减的。


天台宗里有一句话叫“止观明镜”。依着般若德的净修,来证法身德;思议不可思议的,最后得不思议果。这里面还是有功用的,还是有修的成分的。我们要想进入佛的境界,这就是主要的天梯。




图片


图片



学殊胜的法要有殊胜的因缘。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学,持戒就很重要,所以天台宗特别重戒律。


圆教的见,又称为大圆胜慧。这样圆满的佛的知见、佛的境界,如果没有戒的基础,我们是不可能获得的。


包括禅宗也是这样。禅宗要悟的就是法身见。禅宗的祖师过去都是住戒律道场的,后来才“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始有了禅寺。


图片


道宣律师的《南山三大部》虽然讲戒,但是他花很大的力量来讲法身德。因为这是戒体。


有的人不明白,明明就是别解脱戒,就是小乘戒,为什么道宣律师要说这是大乘戒?


实际上我们是不是求佛授戒的?佛的戒体是小乘的还是大乘的?大乘的。授到我们身上了,我们自己管自己,以戒自护别解脱,各各得佛受用、得戒的受用,这在我们身上是大乘的还是小乘的?就是小乘的。


所以五戒是小乘戒还是大乘戒?从五戒本身来说,这属于小乘,但是戒的戒体是大乘的。戒的来源不单是大,而且大方广、圆妙、不可思议。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学了这个之后再念佛就不一样了||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三集
· 如何才能做到无住?||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二集
· 用这个“放大器”把功德变成一亿倍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一集
· 原来我们占了这么多“大便宜”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集
· 处处都是圆教的理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九集
· 助人出家的功德有多大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八集
· 吃的是饭,还是法?||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七集
· 怎么出三界?||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六集
· 这就是圆教的见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五集
· 珍惜当下,进一步超越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四集
· 凡夫怎样相应于殊胜的教法?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三集
· 明白这个之后,念佛句句相应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二集
· 三界的门在哪儿?该如何出去?||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一集
· 哪一个法对我们最殊胜?||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集
· 这场法会,“大咖”齐登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