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与奉献--五台山古文殊寺盂兰盆节心灵讲座暨蒙山施食法会圆满
2018-08-25 19:24:43 发布:佛教慧日
人气:2145
一场雨惊起一袭秋意,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梧叶应声而落。转眼素秋,又是一年农历七月。
七月里,总是离不开一个“孝”字。如梧叶思根,心中的孝亲报恩之情愈发殷切。于是清净的佛门里,诵经、礼拜、设斋、供僧,人们以三宝殊胜的对境,将点滴的功德都化为对生生世世父母涌泉般的回报。
2018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四。时近中午,大雨如注,如菩萨甘露德泽,令青山古刹愈显清凉。
下午一时许,五台山古文殊寺内,一场以“明理与奉献”为主题的佛教心灵讲座暨蒙山施食法会正在进行。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白真理,明白我们的佛性。
生老病死的存在,是没有明了道的缘故。如果一个人能够“明明德”,能够觉悟,开智慧,体解大道,那不仅能解决自己最大的人生问题,也能解决社会问题,乃至让六道众生都得到利益,这是我们学佛最直接的目的。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就是奉献的过程,以我们觉悟到的明德之道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点燃众生的生命之灯,让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痛。
菩萨就是这样的生命勇士,六道之中,普济众生,救苦救难。
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就会明了佛教的意义,就会对佛教生起正确的信心。所以明理是非常重要的,明了理就会坚定,就会有一种理性,不被外界所干扰。
佛法不碍世间法,佛法不离世间觉。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如果还有信仰,那就既有才,又有德。这个时代就需要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的生命境界。生命要往高处走,我们要把握对宇宙人生的知情权。
修行是很真实的,个人修行个人了,没有人能够替代。但只要脚踏实地,就最终能够成就。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秉承祖师的教诲,“只看好样子”,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我们修行的榜样。
日光晼晚。辽阔的天地间,碧山如洗,灏气澄凝。古文殊寺内,弟子们唱起英文版的《点灯祈愿文》。一万两千盏酥油灯,映得这方古刹熠熠生辉。
在千里之外的宁波慧日禅寺和保定月明寺,八千余盏灯,灯火熠爚。四众共同祈愿,心光佛光光光互照,一切父母有情普获安乐。
连日来,古文殊寺四众精勤不懈,在出坡之余诵读经典,共计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各千逾部。
远在江南的宁波慧日禅寺,也启建诵经法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千部,为此次法会更添殊胜。
以此功德,回向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累劫冤亲债主,回向所有中华民族忠臣良将、侠义英烈、百姓宗族乃至全人类万姓宗族,回向四生六道一切众生、法界一切如母有情,遍一切处、一切有缘者,同享功德,同得解脱。回向正法久住,佛日增辉,世界和平,风调雨顺,法界有情,离苦得乐,得究竟智,共成佛道。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