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2023-10-13 06:35: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

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



我们皈依了三宝,慢慢会感受到有了三皈体。这个“慢慢”,有的人可能是三年、五年,有的人十年、八年,但是不用急的,因为你已经进入三宝的体系了。就好像你虽然没有感受到船的存在,但是不要紧,你已经在船上了,就是安全的。


皈依了之后,这个皈依体不是在寺院才有效,你跑到南极,一个人在冰雪大陆上念着“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伽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有效的,你跑到月球上、火星上念也仍然有效。


希望大家学佛学到后来,能像号脉一样,号到了,找到感觉了,这是最好的。如果找到了感觉,你就稳操胜券了——虽然身在娑婆,但是一只脚已经踏在佛国了,你已经“脚踩两只船”了。


一个人没有皈依体,就像是没船可踩,当下这个生灭的身体就像一条破船,它不属于你,往哪儿开也不是你说了算。谁能保证自己明天在哪,明天吃什么,明天还活着吗?不知道的。但是学了佛、得了法益之后就不一样了,明天在哪儿、明天吃什么,甚至明天是死是活都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你的脚已经踩到佛国了。


所以,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死亡这道程序对你来说已经失效了。你受不受死亡?受。会不会病?会病。但是你还有一个身体是不会生老病死的,这就是三皈体,也是戒体,叫金刚宝体。


图片


这个三皈体是连着极乐世界的,那时候你的生命体就是佛的生命体,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跟我们众生是一体的。一个拥有这种觉悟的人,自己的生命是安全的,也会越发地悲悯众生。


像我师父老人家一样,至少提前十年预知时至,但他也不跟你明确地讲,有时候看都不看你,自己在那儿自言自语:“坐也自在,卧也自在,一切自在。”师父跟谁说话呢?你想去吧,师父圆寂之后你就知道了。


我跟着师父这么多年,他从来不会想到自己,每天就是想着怎么利益众生。师父也示现过生病,结果他在医院住了几天,医生、护士都来皈依了。师父在医院里,就像去度众生的一样。哪怕是圆寂当天,师父还在给信众授皈依、说法,他始终都在悲悯着这个世界的众生,而不会让你替他担心。


圆寂那天,身边的徒弟照常给他吃维生素,师父说:“还要吃吗?”徒弟:“师父,要的要的。”师父拿起来就吃了。这是多么超凡的生命境界,一辈子弘法利生,却静悄悄地走,丝毫不打扰大家。


师父圆寂前四天,我莫名其妙地带着摄制组来到师父身边,记录下师父在这个世界最后的影像,让后人能看到一位高僧大德的生死自在。


图片


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如入禅定,这就是生命最高境界了吧。


人类文明里,大道之学是我们最有尊严的一种文明。所以,师父也常常借用儒家的话:“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明白大道的人,虽是匹夫,也不会走投无路的。


所以那个特殊时期,师父公开地说,“以后你就知道,我才是先进分子。”他老人家是充满了文化自信的,这既是大智慧者的高瞻远瞩,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每一个生命都有自身的愚昧和黑暗,师父活出了一种标杆,让我们得以感受到圣贤的气息,得以看到道德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弘扬师父?因为师父在敲击着我们的木鱼脑袋啊。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


我们生逢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呼唤着文化自信。文化的自信也就是道德的自信,人如果没有道德,科技再发达,工具再先进,也未必是人类之幸、地球之善。只有道德提升起来了,科技的发达能够服务于道德,我们才会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为什么文化被称为最重要的软实力?为什么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富强的标志?就像我们去别人家里,是看家具,还是看家风?


只有家风才标志着一户人家是不是有教养、有传承,祖上是不是积了厚德。如果没有好的家风,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败家子,再好的家具都会被他变卖。


家风比家具更重要,高尚的文明才是心灵最好的配置,我们在五台山,就是要找回这份文化自信。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修行功德可报恩、还债


有高贵的品德,才会感得高贵的人生


如何把福报留住?




相关文章
· 求福报?求智慧?这里都有!
· 轮回是要奋力而超出的
· 若真修行,哪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
· 三宝是一艘宇宙船,接驳我们出离苦难
· 智慧和道德的关系
· 步上安全修行的轨道
· 修行的瑞相
· 这件袈裟,可以覆盖我们的未来
· 为什么“踩踩五台土,七世不受苦”?
· 只要和合,所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都会拥有
· 这些规矩,是佛门的“传家宝”
· 什么是三皈依的学处
· 大乘佛教仪轨的力量
· 一板一眼,都是无尽藏
· 找到自己,就找到了佛
· 学佛修行,看似很平凡,实际很殊胜
· 佛法是来救苦救难的,不是来装点我们的虚荣
· 诵经持咒如何与佛相应
· 《金刚华藏2》| 成佛的过程就是修福修慧的过程
· 修行者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