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这些大德
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缩影
我们今天又在重温静权大师著述的《天台宗纲要》,我们读了就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些佛门大德、法门龙象,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人类文明是怎么编织出来的、怎么延续的、怎么得以灯灯相传。
天台宗法脉传承(上下滑动)
虽然有这么多菩萨来到地球上,但实际上“报废率”也是很高的,就像去印度取经一样,“去者成百归无十”。菩萨们从佛国来到地球上,要跟我们经历同样的成长程序,对我们的困惑能够感同身受,然后再找到答案,带领我们走出困惑,这比西天取经的“报废率”还要高,因为这个地球的业力太强大了。
佛教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修行,互相嘱咐谁去世升天之后,要回来跟其他人招呼一声。但是第一个人去世之后就没音讯了;过了几年,第二个人去世了也没音讯。
第三个人想这怎么回事呢?他去世之后也升天了,找到第二个人了,问他,你怎么不回来告诉我一声呢?这第二个人就说,虽然我们有约定,但是这个实在难以做到。他比个例子说,从粪坑爬出来的人还会再跳粪坑里吗?
丰富精神世界
提升生命维度
不要说极乐世界的那种乐了,就是欲界天的乐都是我们凡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很难去想象这个宇宙的诸法实相,我们认为人的正报依报很真实,这个狭隘的频道之外的其他世界,我们不懂也不了解,因为没有这样的业缘。
佛陀叫天地宇宙全知者,祂从因、缘、果都讲地非常细。如果不是借助佛陀的眼睛,我们哪里了解这个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所以学佛会越学越感恩,佛陀太慈悲了。这种生命的知识是内化的,是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给生命充电的。
精神世界丰富之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将是多维的、多元的、丰富的。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认识,不仅是一种单方面的感知,当它成为你生命内涵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讲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就会真实地发生了。一个极大的丰富的世界,你就会感知到它了,这不需要你去创造的。
有时候我们不太理解“视黄金如粪土”的阿罗汉,会认为他或许只是态度上对黄金、白银这种稀有矿物不执著。实际上,他不是说空话,他是随时可以拥有,但是他视而不见。
很多佛典中都有记述,阿罗汉可以像打开书柜一样,在虚空中抽出一块黄金,也可以让黄金现到我们这个维度里来,但他不会动心。所以阿罗汉们都是最后一揖到地,“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拜拜啦。你说,你再来做人,给你荣华富贵,你骂他呢。
我们的老祖先“三皇五帝”中的尧帝,他想把天下让给有贤德的人,到处参访智者。参访到了之后,请他来当皇帝治理天下,这人听了马上板起脸,说我耳朵脏了,跑到河边洗耳朵去了。更夸张的是,河水下流牧牛的人说,他洗过耳朵,这水都变脏了,我家牛不喝了。
我们怎么理解呢?这是我们的祖先啊,曾经他们的生命达到那样的智慧高度,他们的生命跟宇宙间的关系是那么和谐,那么幸福!
典故出处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一个觉醒的人
不可以不弘毅
这宇宙里什么都不缺的,宇宙欠缺黄金吗?你体悟到了金刚体性,金刚无处不在。当你的福德因缘现前,你就变金刚体性了,你就是一部好大的《金刚经》啊!金刚体性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才是我们碳基生命的最后归宿。
当人觉醒了,可成佛、成菩萨、成圣成贤;没有觉醒时,也可能是魔鬼,是罗刹。所以《金刚经》里就讲,法不定法。一个人,他具有成佛觉悟的可能性,但同时,轮回也是他的基色,是他的自然态。跳出轮回是非自然态,是智慧的产物,是理性的产物。
所以,学佛是理性的选择,跳出轮回要有坚定的理念、坚强的毅力。为什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跳出轮回不是生命的自然态,是需要奋力而超出的,必须得弘毅。“士”,一个觉醒的、一个理性的人,不可以不弘毅。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