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节
。
秋高气爽,秋风渐凉
秋色绚烂时又见重阳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又因“九九”谐音“久久”,重阳节也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美好祝福。
在这一天,古人通常会赏菊花,佩茱萸,食花糕,祈求避难消灾,祈祷平安健康。
重阳节还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辽阔的天地间登上高山,思念故乡与故人。随着时代发展,“重阳节”还被赋予了孝亲敬老的内涵。
今天也是我国第11个“老年节”。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孝不容等,爱不容迟,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的五种做法
重阳佳节
一
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在生活上,物质所需、精神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虞欠缺。
二
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儿女无论要做什么事,要做哪一种事业,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感觉到你隐瞒他,让他感受到儿女对他有十足的信任。
三
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为,身为子女的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们一生受之于父母,怎忍心违逆他呢?所以中国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较容易,顺的标准比较难,顺父母的心意更难。
四
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我们不要违背父母正当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违背他。
五
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假如父母创造了什么好的事业,如: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办学校,办一些对社会福利的事业机构,为人子女者不能让它中断,要把父母的正业一直继承下去。最究竟的孝,即是以佛法利益父母,为其做功德,令父母得到法益,现世者福寿增长,往生者往生净土。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孝”的三种境界
重阳佳节
佛教提倡以孝为先、“孝行天下”,“孝”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老吾老”,即自己好好生活,承欢膝下,照顾父母,令他们衣食富足和心生欢喜,这是我们人间最普遍的一种孝。
第二种境界是“以及人之老”,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和爱戴。像岳飞跪地,岳母在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像大禹平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以天下为己任;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们都具有一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第二层孝的境界。我们称第一种孝为“小孝”,第二种孝为“大孝”。
第三种境界就是我们所实践的,探索真理找到生死的根本,破除四魔出三界。不仅自己出三界,并且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出轮回,去往极乐世界。帮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烦恼,安住于无量光无量寿的祥和与宁静中,这才是生命更高的境界,比前面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虚幻的个人荣宠两种,更堪称极致的孝顺。
佛陀在《不思议光经》中也说: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
值此重阳佳节,愿大家为家中的老人积福修慧,放生、诵经、念佛,广做功德。
愿每一位老人都有一个心开意解的人生,无惧生老病死的痛苦,老有所为;愿每一位老人都有一个平安快乐的晚年,身心健康、福寿绵长!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