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仰?

2023-10-19 00:07: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01.信仰,是超越逻辑的



图片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清凉山金色界所有诸佛菩萨贤圣僧”,这是我们每天都要称念的。忆念这些会强化提醒我们自己“我在哪里?”“我在五台山!”



能够时刻有这种清楚的认知,这是不容易的呀!我们在座学佛时间长的人,甚至出家很久的人,有时候这个身份的认定你自己都弄不清楚,你的这个边界你自己都不是很清晰的。如果问你“你在五台山吗?”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在五台山。”但你相信五台山的主人是文殊菩萨吗?你相信你住在文殊菩萨家里吗?很多时候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所以,这需要每天去强化。就是每天强化、每天思维你还不一定能想明白呢,因为这是超越我们逻辑的。

 






图片


就是这些超越我们逻辑的、超越我们认知的,我们对那个世界的坚信才叫信仰。




如果是逻辑可以推理的,如果是我们的认知可以了解的,是知识范围内的,那就不需要信仰。知识不能成为信仰,超越知识以外的才构成信仰。就像虽然我们目前无法亲见极乐世界,但我们深信极乐世界的存在,这才叫信仰。你说我无法求证啊,正因为无法感知、无法求证所以才需要信仰。要是求证了它,就不需要你信仰了,信仰本身就是超越我们想象的。




02.  能够信仰大道,这是不容易的

图片


能不能信仰,这恰恰反映了一个人具不具有这种高贵的思维。很多人是不具有这种跨跃式的超越自我的思维的。



所以老子才会在《道德经》里说: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一个具有高贵思维的人,听闻了大道之理,会用整个生命去实践它,而一个没有这种思维的人听到大道,大道就是他嘲笑的对象。我们曾经都嘲笑过的。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以孝道给老祖先烧纸或者做羹饭供养老祖先时,我就嘲笑过她迷信。所以,能够信仰大道,这是不容易的。



我们都喜欢拜佛、恭敬佛、顶礼佛,但如果在人间遇到一个信仰大道的人,一个价值观念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也要像见到佛一样地去尊敬他。像我们来到了五台山,我们拥有这样共同殊胜的缘分,这是难遭难遇的。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听闻佛法,能产生信心,然后来自我清理,把自己重新排列,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自我改造啊。




03.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图片


我们修行时,比如说我们念佛、参禅,求开智慧时,有时候会有这样一种状态,叫“无处下口”。唐朝时候的寒山大士对此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叫“蚊子叮铁牛”。也有法师比喻说:“水里的鱼,是无法想象天上翱翔的老鹰的思想境界的。”他还借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听了这句话,我一下就想到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我们皈依三宝,是因为我们要依靠三宝的价值观、三宝的思路、三宝的这个体系去寻求解脱。三宝是制造解脱的,只有皈依这个体系才能解脱啊。



否则,仅靠我们自己怎么解脱?束缚就是我们造的,我们的所有一切输出都是制造轮回的。《地藏经》里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所以,如果我们不改变,不皈依三宝,不以三宝的智慧为自己的智慧,是无法解除轮回模式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佛弟子就很清楚了。一句阿弥陀佛念着,我们是很清楚的。我们的生命归属是什么?每天要怎么过?我们都是清楚明了的。而那些没有改变频道、没有掌握解脱方法的人,困在轮回里面是很苦的。所以我们大家皈依三宝了,要好好学佛,要自利利他。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你有一个我执的“马蜂窝”,怎么办?
· 这是出家人慈悲心的一种具体展现
·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 剃除的是须发,更是烦恼
· 时空隧道
· 有了大目标,就能超越小烦恼
· 入定, 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成佛的过程,就是修福修慧的过程
· 大乘佛教的仪轨功德力
·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 佛陀的事业功德是用来做这个的
· 从二元的分别,皈入到无分别大智的境界
· 受苦跟智慧之间是什么关系?
· 把心灵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 当三宝的形象,出现在梦里
· 苦都不觉悟,还想乐觉悟?
· 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 求福报?求智慧?这里都有!
· 轮回是要奋力而超出的
· 若真修行,哪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