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 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2023-10-16 20:27: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打坐入定时

如果能够达到内心宁静的状态

那是非常好的





01

图片

入定,

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我们每个人是因为智慧的缘故达到的这个境界,那是不得了的。如果不是因为智慧,哪怕就是白天干活累了,打坐时可以休息一下了,这也不错的,不累成这个样子,也没有这么大功德的。如果我们身心放松,我们的智慧能达到这个境界,那在禅定当中这个定它就不是一种定了。


汉传佛教的禅定,意义是很深的。因为我们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大乘的这个“乘”是很讲究、内容很丰富的。什么叫禅定?有一种答案叫思维修。如果我们把禅定称为思维修的话,那它就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也就是说,我们入定实际上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02

图片


如来禅和祖师禅



图片


如果专业地继续往下细分的话,在这种智慧的境界里又有如来禅和祖师禅。一个人如果具有很高的唯识学或者中观学的智慧,就可以进入如来禅的智慧状态。


那汉传佛教里达摩祖师来传的,传至六祖惠能大师以下五家七宗的禅法是什么?那个叫祖师禅。祖师禅的智慧境界比如来禅更高。神秀大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境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最多就是如来禅,并且还不算最高的如来禅。但是六祖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里所讲的,就是祖师禅的境界,是《心经》里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状态。


在这个层面继续往下研究的话,比如藏通别圆里的藏教、通教和别教的禅也是智慧,但其更像一种禅定的状态。而人天的禅那就是一种定,那种禅定他就是四禅八定。










03

图片

禅定上可以通慧,

下可以摄戒


图片
图片
图片



禅不一定是定,禅在最低级的状态才是定,禅的高级状态是智慧,是慧学。


禅定上可以通慧,下也可以摄戒。对于刚刚修禅定的人,其在禅定当中身心安定的那种生命状态是最干净的一种状态。洁白无暇,这本身就是戒的状态,叫戒履冰清,像纯净的冰、像清澈的水一样。所以,定当中也能产生戒体,产生清净的、庄严的生命状态。禅定还能消罪业,产生戒的功德、定的功德和慧的解脱,这是很神奇的。


我们佛弟子每天打坐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其无漏的功德是无价的,这不是任何世间有漏的东西可以比拟的。禅定对人类来说是工具、知识甚至科技都没有办法替代的,后者是不会产生禅定的功效的。寺院在这个世界上有这种功能性,这是非常宝贵的,是找不到替代品的。工具学的知识是没有这方面内容的,正如一位哲学教授最近所说的那样:“在知识中不等于在智慧中,在科学中不等于在思想中。”


我们佛弟子的禅定既不是像外道那样仅局限在禅定的技巧里,也并非像人天的四禅八定一样,只是定在禅定的一种境界里。我们中国大乘佛教的禅定要定在般若的智慧里。这种般若的智慧又分渐和顿,即使是渐的,是有所攀缘的,但能指向般若的方向,也是好的。




—— 传喜法师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相关文章
· 成佛的过程,就是修福修慧的过程
· 大乘佛教的仪轨功德力
·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 佛陀的事业功德是用来做这个的
· 从二元的分别,皈入到无分别大智的境界
· 受苦跟智慧之间是什么关系?
· 把心灵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 当三宝的形象,出现在梦里
· 苦都不觉悟,还想乐觉悟?
· 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 求福报?求智慧?这里都有!
· 轮回是要奋力而超出的
· 若真修行,哪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
· 三宝是一艘宇宙船,接驳我们出离苦难
· 智慧和道德的关系
· 步上安全修行的轨道
· 修行的瑞相
· 这件袈裟,可以覆盖我们的未来
· 为什么“踩踩五台土,七世不受苦”?
· 只要和合,所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都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