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2023-10-18 00:00: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最近我们戒子们陆续归来,无论是到什么道场求戒,都是很感慨、很感动,每一个人都说得到了戒场的加持,都述说着戒场的殊胜。这反映了什么?


佛弟子求戒的戒坛也叫“忏悔堂”,实际上忏悔不仅仅只是求戒的那一个月时间。我们每天都要闻思修,对戒要有渴求的心,平时都处于自我调伏、自我忏悔中,也有修福报的心。这样,无论到什么样的道场,我们都会尊重那个戒场,都会在戒场里感受到佛的殊胜加持,并感恩所有成就我们的情非情境。


而且受戒回来也不代表忏悔结束了,还要继续学习。我们常住就有首座和尚,有这么好的善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天下的大善知识。佛教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道风,让我们今天还能向往着一个有道心的状态,向往着一种修行的状态,向往着戒定慧,平时也在闻思修。


图片


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想学,各种信息来源还是很丰富的。我们要有一颗想学习的心,不单单可以请进来,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学习,还可以出去参学。以后我们到任何道场,都能融入那个常住,别人都欢迎你,这说明你参学的基本条件有了。


更深一点就是你得法受用了,你已经知道戒定慧三无漏了,自己很自信地有无作妙体了。三皈体、戒体、定的轻安、智慧如明镜的涅槃三德,你确实能感受到了,那你走到任何地方,你就是道场,都能冥阳两利,都是人天福田。这就不是常住需不需要你的问题了,你自己就是常住,就可以接引在家人、剃度出家人,你在的地方就会建成丛林,你就是一方法主,可以续祖明灯、传佛法眼。


图片


这一次我们去戒场分享《沙弥律仪》,谈到沙弥戒的体从哪儿来的?是从三皈依、三番羯磨里来的。十条戒相只是以护其体的,我们求戒是求戒体,不仅是求戒条、戒相。戒相只是在求戒过程中一个简单的概念。要得戒体,不只是在戒场的那一个月中得来的,平时的听经闻法就是在启迪我们怎么得到高品位的戒体。

 

对三宝理解得越好,修行越有感觉,自性佛开发得越好,品位就越高。佛宝、法宝、僧宝,从住持三宝到理体三宝,到了理体三宝就产生无漏法了。三皈体是无漏的,戒体也是无漏的,乃至依这个戒,生的定也是无漏的,依这个定,生发的究竟的慧也是无漏的。


图片


那些戒条就是护这个体的,我们入定,就是在这个体中入定的。能在这个定里积累福德资粮,能知道这个体性的本质,就叫见性。这个“体”的性是什么?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既是无漏的,又是周遍的,与十方诸佛同一体性,这就叫慧,叫自证智。你自己明确地知道了这个自性,有了这种对“道”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产生了深解信


在道场的任何一个角落,你只要一入定,马上得佛菩萨加持。这里天天都有内外透彻的清凉,天天都是清凉甘露灌顶。我们要珍惜现在修学环境,每天不要空过,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利益如母有情的佛弟子。



图片
图片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信息场

每天一万声地藏圣号,念到49天,会出现什么境界?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烦恼,真实存在吗?

《正见3》| 大乘的智慧果、大乘的信

佛教的生命境界

甘露醍醐 | 在旅途中,与寺庙相遇

虚云老和尚解夏上堂开示:一结一解寻常事,万水千山自去来

教师节,祝福所有老师!感恩人类最伟大的导师——佛陀!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时空隧道
· 有了大目标,就能超越小烦恼
· 入定, 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成佛的过程,就是修福修慧的过程
· 大乘佛教的仪轨功德力
·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 佛陀的事业功德是用来做这个的
· 从二元的分别,皈入到无分别大智的境界
· 受苦跟智慧之间是什么关系?
· 把心灵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 当三宝的形象,出现在梦里
· 苦都不觉悟,还想乐觉悟?
· 唤醒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这是只有三宝才能完成的任务
· 求福报?求智慧?这里都有!
· 轮回是要奋力而超出的
· 若真修行,哪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
· 三宝是一艘宇宙船,接驳我们出离苦难
· 智慧和道德的关系
· 步上安全修行的轨道
· 修行的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