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经中说,
我们现在处于“减劫”,
众生的业流会越来越浊,
人的福报也越来越薄。
虽然人类文明的整体趋势是如此,
但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
从这样的共业当中脱离?
佛教里有一个专有的术语叫“不共业”,也称为“别业”。当整个人类业力越来越重时,我们可以制造个人命运的别业。如果别业的福德足够大,哪怕在共业之中,也不会受影响。而且一个修别业的人,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会越来越大,他的命运会越来越好。
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外在的“依报”不好了,佛菩萨的加持却越来越大?
这就像小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父母可能不太关心的,但是当孩子生病时,父母对他的照顾会加倍,甚至眼都不会离开啊,整个心都在孩子身上。佛菩萨也是如此,当人类命运越来越差时,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会越来越强烈。
这就形成了一个什么规律呢?一个随着共业的大流、不知忏悔的人,他享受不到这个福利的。但是一个戒贪嗔痴、修戒定慧的人,他的道德在增长,福报在增长,命运也会越来越好。
世界有可能会越来越无常,越来越颠簸迷离,越来越碎片化,但是一个有信仰、开始觉醒的人,他的生命会越来越成片,越来越安定、祥和、光明。
我们这一期人类文明总共才一万多年,这在宇宙里是很短暂的,而人寿百年就更是如“白马过隙”一般,稍纵即逝。
从自然科学上来讲,物质世界遵循着“熵增定律”,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从有序走向无序。连爱因斯坦都说:“牛顿力学可以被证伪,相对论也可能在被证伪,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最不可能被证伪,它是最高定律。”
我们选择修行,就是修改无序的生命,让无序归入有序,最后归入西方净土。西方净土是什么?就是高度有序、高度优美的世界,是“无有诸苦,但受诸乐”的世界。
虽然物质世界都遵循着熵增定律,但是圣贤的文明,却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把越来越趋于杂乱无章的熵增状态变成“熵减”,把这个世界变得积极向上、快乐有序。
什么是人类文明?这就是人类的文明,这就是一切圣贤所努力的。文明必然要以美好作为归宿,而佛教,称得上是真正的人类文明。
所以,我们站在佛教的智慧高度上,要建立这样的文化自信。我们学习佛法,戒恶修善,安立戒定慧的生命次序,命运就会转变。
有可能我们没办法阻挡物质世界熵增定律的趋势,但是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信仰、有皈依处,佛菩萨的加持力会越来越大。
今天虽然是我们这些凡人在这里聚会,但诸佛菩萨不舍弃我们,佛菩萨的悲愿就像救命的舟航一样,他抛下去一个又一个救生圈,把我们的老祖先、与我们有缘的众生,救上解脱的彼岸。当众生觉醒了,众生想脱离苦海了,就能通过这道解脱大门跨过轮回的苦海,得到解脱。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说佛教特别像一个宇宙的“智慧教育”了。祂不仅仅能恢复地球的文明,也能够让我们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完美的巨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