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常乐之铠

2023-12-27 21:30: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PART.01

“常乐”,超越轮回所有束缚





佛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佛陀跟弟子在恒河边打坐,看到一只乌龟爬上岸,此时正好来了一只饥饿的狐狸在寻找食物。狐狸看见乌龟张口就咬,乌龟为了保命,急忙将头、尾、四肢往壳内收。狐狸无可奈何,最终离开,保全性命的乌龟也缓缓将头尾、四肢向外伸展,最后又爬回河中。



图片



TIME

ISNICE

乌龟壳”

“常乐之铠

TIME

ISNICE



2005年,在岱山极乐寺的斋堂里,师父老人家最后一次大众开示,就讲到了这个比喻。

 

佛陀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就跟身边的弟子讲,乌龟为什么能不被狐狸所吞呢?因为它有“常乐之铠”。“常乐”,就超越了我们轮回众生所有的束缚。

 

佛陀用乌龟的壳来比喻佛法的概念,我们修行也要有一个像乌龟壳一样的铠甲。这个“乌龟壳”是什么?不是说建个混凝土的房子、钢结构的房子,也不是说多好的车、多少钱的身价,就能成为“常乐之铠”。这些只不过是你居住的、使用的,它不是常乐之铠,就连它们本身也躲不过无常的淘汰。

 

佛法的这个“常乐之铠”,是比喻我们可以度生老病死、可以不被时间之轮碾压的永恒的栖身之处。




  PART.02

这个“我”是什么呢?



图片


图片




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为这个永恒的话题去动过脑筋。就像郁达夫讲过这样一句话:“普通人的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凭老天吃一口饭,没有生活的目的,缺少长远的计划。”


佛法讲的无漏法,实际上就是永恒法,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永恒的名号。光无量、寿无量,空间无量、快乐无量、智慧无量,这都是永恒的,所以它才能无量。


有漏的就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始终没有触及到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生都在为有限的、有漏的奔波劳作,活过就跟没活过一样,这是最可悲的。


我们这个身体的躯壳有它自己的运作规律,投胎做人了,人的细胞就开始分裂,我们就开始使用这个配备。虽然你拥有它,你却做不了主。你想指甲不长也不行,想头发不长也不行,想肚子不饿也不行。它要老、它要病、它要死,哪一个你也挡不住的。


身体健康的时候,你觉得它是你的;哪一天它不健康了,你会发现你是它的,这个身体就是你的绞索。牙口好的时候,嚼什么东西都很好,哪一天牙痛了试试看,碰也碰不得,拔也舍不得。实际上它不属于你,用用而已啊。


如果你发现汽车是工具,牙齿也是工具,身体也是工具,什么都是工具的时候,那这个“我”是什么呢?问题就来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三问,实际上是每个人很重要的生命课题。


所以,我们祝贺阿弥陀佛圣诞的人要好好动脑筋想一想的,阿弥陀佛无所谓过不过生日的,对于我们来说,要通过这件事,来思考这个话题。






  PART.03

佛陀所讲的都是永恒的话题



图片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了,为什么还是常伸手站着?为什么西方三圣都是站着的?就是代表不休息。

 

佛已经圆满了,为什么还不休息?因为我们这些轮回的众生还在糊涂,还在迷惑,还在颠倒,还在受苦,所以祂不能休息啊。只要有人还在轮回中受苦,智者就会认为这是他的责任。

 

佛陀是智慧圆满的,这个圆满也包括祂具有圆满的能力,包括对这世界、对众生大慈大悲的情感。一个具有大慈大悲情感的人,肯定是把这世界所有的不圆满都视作自己的责任。

 

有些人说现在二十一世纪了,还需要佛教吗?我们想一想,科技发达了,物质繁荣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就提高了吗?我们的手机、我们的玩具变得精致了,我们的大脑就进步了吗?二十一世纪的发达和繁荣,我们的道德也变得更高尚了吗?医疗设备、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老病死解决了吗?并没有啊。

 

佛陀要解决的,是每一个众生要的问题,任何时代,佛陀所讲的都是永恒的话题。




  PART.04

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常乐之铠”



图片



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常乐之铠”,我们修戒定慧就是在编织这个常乐之铠。有了常乐之铠,就不会被无常所吞。


从乌龟壳谈到“常乐之铠”,这是多么伟大的话题。佛陀就那么轻描淡写地,用乌龟和狐狸的故事,把一个宇宙话题,把人生最终极的话题,讲得那么透彻。


明白这个很重要的,如果不懂这个,即使钻在别墅的壳子里,钻在汽车的壳子里,钻在自己年轻美貌的壳子里,岁月也会啃掉你的。


师父他老人家从小学佛,出家修行,他懂得了“我国安宁”,就有了这个“常乐之铠”。面对所有的“狐狸”,他能不受伤。所以师父悲悯着这个世间的苍生,多么艰难他也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让众生听到,让众生种善根。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常乐之铠,无量光无量寿就可以对治我们所有的“有限”。


阿弥陀佛圣诞前夕,佛门很多寺院都有祝圣、普佛的习惯,我们今天以聊聊天来代替。师父以前也讲,“佛陀讲法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无非谈心啊。”就是谈心、聊天而已。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妙法莲华经》“妙”的甚深义
· 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 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要往心底里念
· 具备正知见,长养圣贤气
· 一份特殊的缘分
· 佛七期间,彻底地放下,抖落一身虚妄的尘埃
· 把娑婆世界的一天当作极乐世界的一天
· 亲近三宝一定要柔软、虔诚
· “人天合一”里的内涵
· 一句“阿弥陀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心灵的朝圣 | 不离善知识,不离僧团
· 打佛七什么意思?
· 他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与众生结下的殊胜大悲因缘
· 通过僧宝,见佛的功德利益
· 今天,是离祖先最近的日子
· 冬至大如年,什么是冬至这天的头等大事
· 皈依体是无死甘露 | 2022冬至法会精彩视频
· 冬至孝亲,解脱是永远的主题
· 这一问一答,让病苦远离人间
· 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成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