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妙”的甚深义

2023-12-27 00:07:00 发布: 人气:25
图片
图片



这两天我们在诵《妙法莲花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个“妙”,

领悟到这个“妙”?




01

《法华经》

里的龙女成佛


LONGNVCHENGFO




在佛法修行中,作为声闻众,是把轮回和三界当作真实的,把出三界也当作真实的,随之把出三界的果位也当真实的,所以他要成佛还要经过久劫的磨炼。而《法华经》里的龙女,虽然是畜道,是女身,但当她从文殊菩萨那里觉悟到法界体性、皈依诸法实相后,就戳破了所有轮回的假面,所以在她把龙珠供养给佛陀的一刹那就证得了菩提。

图片








图片


《楞严经》里观音如来教观世音菩萨,“彼佛如来,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一直到“忽然超出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龙女证悟到的就是这个见地。


我们大乘佛教的精华,就在这里。在禅宗里这叫祖师禅,“一箭过三关,顿证如来地”。如果说如来禅还安立次第的话,中国的祖师禅是不安次第的,它是只论见地不论行履的。



02

智慧火


ZHIHUIHUO




我们要是有了这样的见地,再去看《楞严经》,六道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因感生欲界六天的,什么因感生色界天的,什么因感生无色界天的;什么因才能超出三界证阿罗汉……再看这些的时候,那是多自在呀。所以“妙法”,这里面确确实实是有奥妙的。

图片


图片


如果《楞严经》里观音菩萨给我们示现一路涅槃门、直证佛果的话,那《法华经》里面的“妙”,就是通过文殊菩萨的弟子龙女来示现的。


那怎样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成果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修行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榜样——药王菩萨。作为佛的弟子,我们能够为法忘躯,真正地上为诸佛、下为众生,把生命像火焰一样燃烧,那自然就会与佛的果相应。








图片


《华严经》里也讲到,“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佛法的核心就是智慧,智慧是有温度的,有时甚至就像火焰一样,放光放热,度世度生,荷担如来家业,燃尽众生烦恼。所以智者大师读诵《药王菩萨本事品》,到“是真精进”这一句时,顿然大悟,融入到法界大光明中,现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所以《妙法莲华经》的“妙”,是芬陀利华,佛陀把妙义和盘托出,没有赘述,令有缘者如饮甘露,醍醐灌顶。


03

成为具有

法华人格的人


FAHUARENGE



古代祖师说过,“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对于梦中人,六趣是很真实的,所以他努力地晋级;对于已经醒悟的人,这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佛法就在那里,佛门始终敞开,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壁垒。像我们很多人虽然学佛了,还是善于为自己找懈怠的理由。这些理由听起来都很真实,但往往会影响你生命的状态和结果。选择不一样,结果必然不一样。


信仰就是这样,我们能信到什么程度,就受用到什么程度。你真的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为之勇猛精进时,你的果就会成熟在极乐世界。

图片


图片


像我们师父悟公上人,在他早期就已经诵了三千多部的《法华经》,可以说他老人家每个细胞都是《法华经》。所以他的心量才是法华的心量,他的人格也是法华的人格。


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具有法华的人格,都能领悟到法华的“妙”。


——三参法师



图片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 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要往心底里念
· 具备正知见,长养圣贤气
· 一份特殊的缘分
· 佛七期间,彻底地放下,抖落一身虚妄的尘埃
· 把娑婆世界的一天当作极乐世界的一天
· 亲近三宝一定要柔软、虔诚
· “人天合一”里的内涵
· 一句“阿弥陀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心灵的朝圣 | 不离善知识,不离僧团
· 打佛七什么意思?
· 他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与众生结下的殊胜大悲因缘
· 通过僧宝,见佛的功德利益
· 今天,是离祖先最近的日子
· 冬至大如年,什么是冬至这天的头等大事
· 皈依体是无死甘露 | 2022冬至法会精彩视频
· 冬至孝亲,解脱是永远的主题
· 这一问一答,让病苦远离人间
· 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成他的样子
· 无论何时,只要你心里想到,他就在你的头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