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太子,渐渐长大,见老病死苦,厌患心生,夜半出家,尼连禅河畔,六年苦行,厌其非道,遂食乳糜。食竟,受吉祥草,詣菩提树,坐金剛座,以智慧力降伏魔軍,证大菩提永出三界。
《瑜伽师地论》列有四魔:
(一) 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之因缘,称为五蕴魔;
(二) 能招感从生至死之烦恼,称为烦恼魔;
(三) “死”本身,称为死魔;
(四) 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魔。菩萨所降之“魔”,是为天魔。
《方广大庄严经》卷九,用《降魔品》《成正觉品》详细地记录了菩萨降魔成道的过程。
01
菩萨放光,耀动魔宫
菩萨坐在菩提座上,心想:“我于今者当成正觉,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胜,应召来此而降伏之。”于是,菩萨眉间白毫放出“降伏魔怨光”。此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宫。
02
魔王恐惧,梦三十二不祥之相
魔王波旬,在光中得知菩萨将成正觉,又在梦中见到三十二种不祥之相,醒后遍体战栗、心怀恐惧。
03
召集大臣、千子等眷属
于是,魔王波旬召集诸魔眷属欲摧伏菩萨。主兵大臣听后,主动劝谏魔王放弃与菩萨作战。魔王听后,内心非常闷乱。
魔王又召集一千位魔子商议,可是所有的魔子都赞叹菩萨的威德,反而劝说魔王放弃战斗。魔王听后,内心更加闷乱了。
04
来自魔女的诱惑
于是,魔王又召集魔女,现三十二种媚相,引诱悉达多太子。但太子深心寂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犹如莲花不染淤泥,心无所着亦无增损。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最终,魔女离开,并劝魔王放弃与菩萨战斗。
05
来自魔王“善言劝导”
魔子劝魔王,不可与悉达多菩萨结怨,唯恐将来后悔不及。魔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亲自前往菩提树下,对菩萨说:“汝可不忆往昔诸仙记汝当作转轮圣王。今此旷野甚可怖畏,独无伴侣恐害汝身。速当还宫,恣受五欲。菩提难得,徒自劳形。”
菩萨对魔王说:“波旬!譬如有人既吐食已,岂复更能取而食之。我今已舍如是果报,我今已坐金刚之座,当证菩提,汝宜速去。”
魔王勃然大怒,随即发动魔军,拔出利剑想打退太子的道心。但太子坐在金刚座上毫无恐怖,毫不动摇。菩萨告诉波旬,假使世间一切众生,皆持刀杖来加害于我,我终不起此座。就算汝能将四大海水及大地移置他处,日月星辰从空陨坠,须弥山王可令倾颓,而我此身终不可移。
06
魔王波旬,夜半集军
魔王的怒火更加高涨。当时夜叉大将,统率自部夜叉、罗刹、鸠槃茶等,变化其形作种种像。复严四兵象马车步,或似阿修罗、迦娄罗、摩睺罗伽无量百千万亿种类。魔军集时,其夜正半。
07
菩萨破魔,犹如猛风吹微细花
菩萨安然端坐,正念不动,看待那些嚣张跋扈的魔军们,就像看待那些在戏耍的小孩子们一样。
见此情景,魔王的怒火更加高涨,魔军们的气焰愈发昂扬。而菩萨的慈悲,令魔军中那些举石者无法再高举石头;那些能够高举石头的又无法将石头抛出;那些抛掷刀剑的魔军都定身在空中无法动弹;有些魔军手中的兵器直接从空中堕地碎为微尘;那些吐毒的恶龙们口中的毒变成了香风;那些漫空纷飞的砖石瓦砾都变成了美丽无比的莲花。
所有弯弓向菩萨射箭的魔军们,他们的箭扣在弦上却怎样也发射不出去,有的好不容易射出去,却诡异地停在了空中,而在箭头上都长出了莲花,而那些炽盛的火焰在瞬间都变成了五色的美妙莲花。
波旬见自己的威逼再次失败,心中的怒火忍不住熊熊燃烧起来,他拿着利剑走向菩萨,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个释迦族的修行者,如果你还敢安坐在菩提树下不起来的话,那我就亲自动手砍了你。”
但是,他无论怎么走,也无法接近菩萨半步。
这时,他的长子上前死命抱着他劝谏道:“父王,你万万不可杀死菩萨啊,如果你生起这样的恶念一定会招惹灾祸的!”魔王一手推开长子,继续徒劳无功地试图接近菩萨。
08
地神证明,魔王退败
此时此刻,在虚空中的净居天子发出了一声轻笑道:“波旬,你不要自不量力了,就像猛烈的巨风也无法吹动须弥山王一样,你是无法伤害菩萨分毫的。你被烦恼所缠缚,而菩萨已经得到了解脱。他以后一定会破除你的烦恼的,你不要再徒劳地障碍菩萨了。菩萨过去无量劫以来都在习学善法,今天终于圆满。他将要和过去诸佛一样,在此时证得无上菩提。”
这时,菩提树神也现身,用十六种言辞斥责魔王,而净居天子们则用无量的微妙音声赞叹菩萨。
魔王的嗔心丝毫不退,他指着菩萨说道:“今天,如果让这个修行者得度彼岸,那他日后一定会让无量无边的众生远离我的魔境。我岂能坐视不理?”
于是魔王继续奋力驱赶魔众去逼迫菩萨。菩萨听了魔王的话,面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就像清晨绽放的美丽莲花一般。
他善语对魔王说道:“波旬,你专心听我一言。我今天在这里断除与你的仇怨,消除你的恶业,除去你的嫉妒,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应该心生欢喜才是,何必嗔心炽盛呢?”
09
菩萨安住,最胜正定
那时,菩萨已经降伏了魔军,拔除了一切毒刺,建立了殊胜法幢,坐上坚固不摧的金刚座之后,摒除一切干扰,灭除了一切世间的诤斗之心,入于甚深的慧观之中,直至第四禅。
10
至初夜分,得智得明
菩萨在初夜时分成就智明(初夜相当于晚上六点至十点),如是护持一心而获天眼通。菩萨即以天眼观察世间众生从此间死亡而转生他处,因业力而感得色相或庄严或丑陋,愚智贵贱随其业力各得其所,如是种种皆悉明见。
有的众生因身语意起十不善业,甚至诽谤圣贤乃至正法,以邪见业所牵引故,此身报尽便于恶趣中投生受大苦痛;也有的众生能护持身语意而起诸善业,由此正见所牵引故,身坏命终便生人天善趣,感受乐果。
11
于中夜分,得宿命智
到了中夜时分(晚上十点至凌晨两点),摄心一处而证得宿命智,以此智明观察自他过去生中随业受生所经历之事皆悉明了,一生乃至百千万生,甚至是此世界成时坏时,以及世界无数次重新建立乃至毁灭如此漫长的岁月中的无数转世投胎都能明见。
不仅如此,对于自己以及一切众生转生之处所具姓名种姓、美丑贵贱、饮食,此生所具的种种苦乐遭遇,乃至受生和死亡时所显现的种种差异色相,以及一生中所从事的事业都能忆知。
于是菩萨心自思维:一切众生在生死恶趣中随业而转受无量苦恼,我该如何让他们明了,而得远离生死此岸抵达安隐彼岸呢?
菩萨仔细地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无明因行,行因识,识因名色,名色因六处,六处因触,触因受,受因爱,爱因取,取因有,有因生,生因老死忧悲苦恼。相因而生。
菩萨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就破灭了无明之境。
12
于后夜分,成等正觉
到了破晓时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来临了。悉达多太子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意味着在这一刻觉悟成佛了。一切如来,皆悉赞叹,宝盖遍覆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无量天子、草木丛林等稽首顶礼,献花献瑞。
推荐观看
敦煌研究院《降魔成道》 动画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