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击!看佛陀成道前的精彩对决

2024-01-15 00:01: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迦太子,渐渐长大,见老病死苦,厌患心生,夜半出家,尼连禅河畔,六年苦行,厌其非道,遂食乳糜。食竟,受吉祥草,詣菩提树,坐金剛座,以智慧力降伏魔軍,证大菩提永出三界。


《瑜伽师地论》列有四魔:


(一)  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之因缘,称为五蕴魔;


(二)  能招感从生至死之烦恼,称为烦恼魔;


(三)  “死”本身,称为死魔;


(四)  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魔。菩萨所降之“魔”,是为天魔。



《方广大庄严经》卷九,用《降魔品》《成正觉品》详细地记录了菩萨降魔成道的过程。


图片


01

菩萨放光,耀动魔宫

图片


菩萨坐在菩提座上,心想:“我于今者当成正觉,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胜,应召来此而降伏之。”于是,菩萨眉间白毫放出“降伏魔怨光”。此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宫。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比丘当知,菩萨坐菩提座已,作是思惟:‘我于今者当成正觉,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胜,应召来此而降伏之;复有欲界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属久积善业,当得见我师子游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已,放眉间白毫相光,其光名为降伏魔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宫。”



图片


02

魔王恐惧,梦三十二不祥之相

图片


魔王波旬,在光中得知菩萨将成正觉,又在梦中见到三十二种不祥之相,醒后遍体战栗、心怀恐惧。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时魔波旬闻是偈已,复于梦中见三十二不祥之相:

一者见其宫殿悉皆黑暗。

二者见其宫中沙砾尘土处处飞扬。

三者见其宫殿破坏而生荆棘粪秽盈满。

四者自见惊怖不安东西驰走。

五者自见宝冠堕落头发解散。

六者见其园中树木无有华果。

七者自见头破脑流于地。

八者见其自心热恼。

九者见其园中树木枝叶枯落。

十者见其池井皆竭。

十一者见其宫中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诸鸟羽翮摧残。

十二者见其宫中锺鼓琴瑟、箫笛箜篌,种种乐器悉皆断坏委掷于地。

十三者见其亲族忧恼举手拍头怅然而立。

十四者自见其身坠堕床下损伤头面。

十五者见其诸子有威力者诣菩提场顶礼菩萨。

十六者见其诸女悲哭懊恼。

十七者自见其身衣服垢腻。

十八者自见其身羸瘦憔悴头坌尘土。

十九者见其楼阁牎牖悉皆崩摧。

二十者见其军将鬼神夜叉罗剎鸠槃茶等,悉皆刎首狼藉在地。

二十一者见其珠宝璎珞为火所烧。

二十二者见欲界四天大王、释提桓因,乃至他化自在诸天向菩萨前住立瞻仰。

二十三者见其自身对敌鬪战拔刀不出。

二十四者见其自身可恶复出恶声。

二十五者见其左右及己眷属皆悉背逆舍之而去。

二十六者见吉祥瓶皆悉破坏。

二十七者见那罗天唱不祥音。

二十八者见欢喜神称不欢喜。

二十九者见虚空中黑暗烟雾处处弥满。

三十者见护宫神举声大哭。

三十一者见自在之处咸不自在。

三十二者自见其宫震动不安。”


图片

03

召集大臣、千子等眷属

图片


于是,魔王波旬召集诸魔眷属欲摧伏菩萨。主兵大臣听后,主动劝谏魔王放弃与菩萨作战。魔王听后,内心非常闷乱。


魔王又召集一千位魔子商议,可是所有的魔子都赞叹菩萨的威德,反而劝说魔王放弃战斗。魔王听后,内心更加闷乱了。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魔王波旬从梦寤已,遍体战栗心怀恐惧,召其大臣而语之曰:‘我闻空中声言:释种太子,出家学道苦行六年,坐菩提座当成正觉,其道若成必空我境。汝等军众宜往其所而摧伏之。’即说偈言:


汝当率领大兵众,菩提树下制沙门,诸君如能爱敬我,与彼战斗速令去,彼志方空我境界,使为缘觉及声闻,若不灭之令永断,世间成佛无休已。


尔时魔王主兵大臣谏于波旬,而说颂曰:


大王所领四天主,及以八部诸龙神,欲色诸天随梵释,皆悉顶礼归依彼。王之诸子胜智者,勇力世间无等伦,王军满八十由旬,夜叉罗剎并诸鬼,虽复近王居左右,恒常敬彼无过人,皆悉合掌生尊重,私以香花而奉献。我覩如斯事相已,定知菩萨胜王军。王之兵众所居处,鸺鶹野干为怪响,菩提树下甚清净,善禽瑞兽送和音。如是吉相彼定强,我观菩萨谁能胜?又王军众所住处,常雨沙砾及埃尘,菩提树下圣所居,天雨香花悉盈积。王军所处地高下,砂砾瓦石皆充满,菩提树下坦然平,复以七宝而严饰。若见如斯前相已,有智之者定须还,如是庄严悉周遍,菩萨必当成正觉。大王若不从臣谏,如梦所见终不虚,大王不可犯仙人,宜且收兵还本处。古昔有王触仙故,呪禁一国悉成灰,过去有王名净德,违忤罗闍大仙意,令彼弥年遭亢旱,丛林稼穑咸不登。王岂不闻围陀论,三十二相必成佛,眉间光明白毫相,普照十方诸佛国,况复如王此军众,彼岂不能降伏之?无见顶相过极天,诸天毕竟无能覩,行当成彼微妙果,世间未闻今得闻。须弥及以诸山等,皆悉稽首菩提树,施戒忍进禅定慧,历劫以来修习成,而能独坐破王军,皆是熏修善根力。


佛告诸比丘。是时波旬闻彼大臣如是偈已其心闷乱,复召千子。其五百子清白之部,在魔王右归依菩萨。其五百子冥黑之部,在魔王左赞助魔王。于是波旬告语诸子,汝等宜应一心筹量,以何方计能摧伏彼。右面魔子名曰导师。于波旬前。而说偈言:


睡龙醉象师子王,三兽暴猛犹难触,况复有斯禅定力,谁能犯彼大牟尼。


左面魔子名曰恶慧,亦向波旬而说偈言:


我若视人人必破,吾今看树树亦摧,怒目所向无全者,如值伺命终难活。


右面魔子名曰美音,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人是不坚何足破,树称危脆任能摧,纵汝嗔目须弥崩,何能举眼瞻菩萨。设使善浮过大海复能一气吸沧溟,如是之事自可为,无能怀恶观菩萨。


左面魔子名曰百臂,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我今一身有百臂,一一皆能放百箭,大王但去不假忧,如此沙门何足害。


右面魔子名曰妙觉,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纵汝一毛成一臂,一一皆能放百箭,汝自以此为殊胜,岂损菩萨之一毛。牟尼定力出世慈,毒火兵刃无能害,执持刀杖图为恶,散在空中尽成花。虽复天人阿修罗,夜叉罗刹有大力,终为忍辱之所制,能令威势成羸劣。


左面魔子名曰严威,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我今能入比丘身,为火焚烧尽令灭,譬如山火焚枯木,一切丛林悉无余。


右面魔子名曰善目,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世界须弥可烧尽,金刚之慧实难焚,山移海竭大地销,日月从空皆堕落,利益众生坐道树,未证菩提终不移。


左面魔子名曰傲慢,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我今住此以手摩,日月宫殿尽令碎,又能吸彼四大海,于中所有皆空竭,当掷沙门于海水,大王勿以此为忧,不假兵众降伏之,我独能令彼销灭,今当摧折菩提树,并取沙门掷十方。


右面魔子名曰有信,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假使力碎三千界,如是大力满恒沙,不动菩萨之一毛,何足能伤智慧者。


左面魔子名曰可怖,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如此沙门不足畏,彼无朋党而独居,今当恐之走十方,大王兵强何以怖。


右面魔子名一缘慧,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日月师子宁有兵,轮王威势不假众,一切菩萨无军旅,一身一念破魔军。


左面魔子名曰求恶,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惟愿大王莫愁恼,我今不持诸器仗,以鼻卷取彼沙门,于是扑之令碎灭。


右面魔子名功德庄严,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其人身力甚坚固,如那罗延不可坏,况持忍辱而为铠,勤行精进以为刃,以三解脱为所乘,复以智慧为调御,菩萨由斯福德力,必能摧伏我魔军。


左面魔子名曰不退,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譬如激矢自不归,山火从风定难止,霹雳金刚必无反,未摧释子终不还。


右面魔子名曰乐法,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激矢中石不复前,烈火遇水必销灭,霹雳至地竟何去,若见菩萨当自归。大王乍可尽虚空,或使众生心作一,或能将绳系日月,如此之事皆可为。唯有菩萨坐菩提,大王不可而倾动。


左面魔子名不寂静,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我眼有毒若使看,须弥崩倒渤澥竭,当知沙门及道树,才视之时尽成灰。


右面魔子名一切利成,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假使以彼三千界,其中尽成于猛毒,功德之藏若视之,能令众毒为无毒。诸毒岂复过三毒,三毒无累其身心,菩萨本自同虚空,大王慎勿轻而往。


左面魔子名曰喜着,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庄饰万亿诸天女,鼓奏百千妙弦歌,诱之将入自在宫,恣欲令其永贪着。大王由是得自在,唯愿勿以此为忧。


右面魔子名曰法慧,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彼所乐者非非法,唯有解脱及诸禅,为众生故乐行慈,于尔五欲无贪着。


左面魔子名旃陀罗,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大王不闻诸子言,其声哮吼皆摧裂,并有勇健迅捷力,疾往于彼灭沙门。


右面魔子名师子吼,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野干群鸣大泽中,秪为未闻师子吼,若使一闻师子吼,自当奔驰走十方。如是一切无智魔,未闻人中师子吼,徒自竞辩无休止,若使闻已皆销灭。


左面魔子名曰恶思,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岂可不见吾军众,我有恶思能速成,若非世间无智者,何不速起而奔走。


右面魔子名曰善思,复向波旬而说偈言:


彼非无知乏势力,汝自凡愚阙胜能,汝今未悉彼善权,彼当以智降伏汝。我等魔子恒沙众,如是雄勇遍三千,不动菩萨之一毛,岂独恶思能致损。无能于彼生恶念,应当尊重起净心,是即三界为法王,汝宜退还勿战斗。”



图片

04

来自魔女的诱惑

图片


于是,魔王又召集魔女,现三十二种媚相,引诱悉达多太子。但太子深心寂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犹如莲花不染淤泥,心无所着亦无增损。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最终,魔女离开,并劝魔王放弃与菩萨战斗。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魔王尔时又命诸女作如是言:‘汝等诸女!可共往彼菩提树下,诱此释子坏其净行。’


于是魔女诣菩提树,在菩萨前,绮言妖姿三十二种媚惑菩萨:


一者扬眉不语。二者褰裳前进。三者低颜含笑。四者更相戏弄。五者如有恋慕。六者互相瞻视。七者掩敛脣口。八者媚眼斜眄。九者嫈嫇细视。十者更相谒拜。十一以衣覆头。十二递相拈搯。十三侧耳佯听。十四迎前躞蹀。十五露现髀膝。十六或现胸臆。十七念忆昔时恩爱戏笑眠寝之事而示欲相。十八或如对镜自矜姿态。十九动转遗光。二十乍喜乍悲。二十一或起或坐。二十二或时作气似不可干。二十三涂香芬烈。二十四手执璎珞。二十五或覆藏项领。二十六示如幽闲。二十七前却而行瞻顾菩萨。二十八开目闭目如有所察。二十九回步直往佯如不见。三十嗟叹欲事。三十一美目谛视。三十二顾步流眄。有如是等媚惑因缘,复以歌咏言词娆鼓菩萨,而说颂曰:


初春和暖好时节,众草林木尽敷荣,丈夫为乐宜及时,一弃盛年难可再。仁虽端正美颜色,世间五欲亦难求,对斯胜境可欢娱,何为乐彼菩提法?我等诸女受天报,其身微妙咸可观,如是天身不可求,仁今果报宜应受。诸仙见我犹生染,况复人能无染心?修彼禅定竟何为?菩提之法甚悬远。


尔时菩萨闻彼妖惑之言,心生哀愍即以妙偈化其魔女:


我观五欲多过患,由是烦恼失神通。譬如火坑及毒奁,众生赴之而不觉。我久已离诸烦恼,自心觉已方觉他。世间五欲烧众生,犹如猛火焚干草,亦如焰幻无有实,亦如泡沫不久停,如彼婴孩戏粪中,如彼愚人触蛇首,一切皆无有实法,是身虚妄从业生。四大五蕴假合成,筋骨相缠而暂有,智者谁应耽着此?凡夫迷故生欲心。如是诸幻我已知,是故于中不贪着,欲求毕竟自在乐,今当于此证菩提,我已解脱于世间,如空中风难可系。


尔时菩萨身如融金,面如满月,深心寂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犹如明珠无有瑕疵,如日初出照于天下,犹如莲花不染淤泥,心无所着亦无增损。


是时魔女,复以柔软言词,白菩萨言:‘仁者道德尊重,天人所敬,应有给侍,天遣我来供养仁者,我等年少色如优钵罗花,愿得晨夜兴寝,亲暱左右。’


菩萨报言:‘汝昔有福今得天身,不念无常造斯幻惑,形体虽好而心不端,譬如画瓶盛诸秽毒,行当自坏,何足可矜?汝为不善自忘其本,当堕三恶道中,欲脱甚难。汝等故来乱人善事,革囊盛粪非清净物,而来何为?去!吾不喜。’


其诸魔女媚惑菩萨既不能得,即以建尼迦花及詹波花散菩萨上,右绕三匝作礼而去。


归魔王所,告魔王言:‘大王!我等昔来未曾见有如是之士,于欲界中覩我姿容而心不动。我为媚惑能竭人意,譬如旱苗见日燋枯,亦如春苏置于日下自然销融。今此丈夫何缘乃尔?惟愿大王!莫与此人共为嫌隟。’”


即说偈言:“其身犹如莲花藏,其面犹如清净月,其光犹如猛火焰,其色犹如紫金山。百千生中修正行,所有誓愿皆成就,自度生死能度他,救济众生无懈倦。善哉愿王莫瞋彼,天上人间最尊胜,眼目清净如莲花,熙怡微笑无贪着,须弥崩坏日月落,其人不可而倾动。”



图片


05

来自魔王“善言劝导”

图片


魔子劝魔王,不可与悉达多菩萨结怨,唯恐将来后悔不及。魔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亲自前往菩提树下,对菩萨说:“汝可不忆往昔诸仙记汝当作转轮圣王。今此旷野甚可怖畏,独无伴侣恐害汝身。速当还宫,恣受五欲。菩提难得,徒自劳形。”


菩萨对魔王说:“波旬!譬如有人既吐食已,岂复更能取而食之。我今已舍如是果报,我今已坐金刚之座,当证菩提,汝宜速去。”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是时白部魔子导师启其父言:‘菩萨清净超过三界,神通道力无有能当,诸天龙神咸共称赞,必非大王所能摧屈,不烦造恶自招祸患。’


于是波旬告其子言:‘咄!汝愚小智慧浅劣,未曾见我神通道力。’


导师复言:‘大王!我实无知智慧浅劣,不愿大王与彼释子共为怨对也。所以者何?若有众生以恶心来欲害于彼,不以为恨;复有众生以善心来供养于彼,不以为欣,处此二间,心生平等。大王!假使有人能画虚空作众色像未足为难,手捧须弥而以游行亦未为难,假使有人浮渡大海亦未为难,系四方风亦未为难,欲令一切众生同作一心亦未为难,欲害菩萨甚为难也。’


是时魔王波旬不受子谏,诣菩提树告菩萨言:‘汝应速起离于此处,必定当得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为大地主。汝可不忆往昔诸仙记,汝当作转轮圣王?汝若起受转轮王位,作自在主威德无上,如法理国统领一切。今此旷野甚可怖畏,独无伴侣恐害汝身,速当还宫恣受五欲,菩提难得徒自劳形。’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菩萨语波旬言:‘汝今不应作如此说。我意不乐五欲之事,故舍四方及以七宝。波旬!譬如有人既吐食已,岂复更能取而食之?我今已舍如是果报,必定证得无上菩提,尽于生老病死之患。波旬!我今已坐金刚之座,当证菩提,汝宜速去。’”



魔王勃然大怒,随即发动魔军,拔出利剑想打退太子的道心。但太子坐在金刚座上毫无恐怖,毫不动摇。菩萨告诉波旬,假使世间一切众生,皆持刀杖来加害于我,我终不起此座。就算汝能将四大海水及大地移置他处,日月星辰从空陨坠,须弥山王可令倾颓,而我此身终不可移。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于是波旬瞋目发愤向菩萨言:‘汝今何故独坐于此?岂不见我夜叉军众?’即拔利剑来就菩萨,作如是言:‘我当以剑斩截于汝,速疾起去勿复安坐。’


尔时菩萨语波旬言:‘假使世间一切众生尽如汝身,悉持刀杖来害于我,我终不起离于此座。波旬!宁以四大海水及此大地移于余处,日月星辰从空陨坠,须弥山王可令倾倒,而我是身终不可移。’



图片


06

魔王波旬,夜半集军

图片


魔王的怒火更加高涨。当时夜叉大将,统率自部夜叉、罗刹、鸠槃茶等,变化其形作种种像。复严四兵象马车步,或似阿修罗、迦娄罗、摩睺罗伽无量百千万亿种类。魔军集时,其夜正半。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时魔波旬闻是语已,恶心转炽发愤瞋吼,其声如雷,语诸夜叉:‘汝等速宜擎诸山石,将诸弓弩、刀剑轮矟、干戈斧钺、矛䂎钩戟种种器仗,唤诸毒龙,拟放黑云雷电霹雳。’


是时夜叉大将统率自部夜叉、罗剎、毘舍遮鬼、鸠槃茶等,变化其形作种种像,复严四兵象马车步,或似阿修罗、迦娄罗、摩睺罗伽无量百千万亿种类,一身能现多身,或畜头人身,或人头畜身,或复无头有身,或有半面,或有半身,或有二头一身,或有一身三头,或复一身多头,或复无面有头,或复有面无头,或复无面而有三头,或复多头而无有面,或复多面而无有头,或复无眼,或唯一眼二眼三眼乃至多眼,或复无耳,或唯一耳二耳三耳乃至多耳,或复无手,或唯一手二手三手乃至多手,或复无足,或唯一足二足三足,乃至多足,或有全身唯现骸骨,或头现髑髅身肉肥满,或唯头有肉身是骸骨,或身体长大羸瘦无肚,或复纤长其腹横大,或长脚大膝牙爪锋利,或大面傍出,或头在胸前,或脣垂至地,或上褰覆面,或身出黑烟,或口吐猛焰,或血肉枯竭皮骨相连,或身出脓血更相饮吮,或自截支节撩乱委掷,或眼目角睐,或口面喎斜,或舌形广大,或缩如壃石,或持人头,或执死人手足骨肉肝胆肠胃而噉食之,或执毒蛇而食,或以蛇缠颈,或手擎髑髅,或着髑髅之鬘,或复面色全赤全白全青全黄,或有半黄半青半白半赤,或作烟熏之色,或作死灰之色,或复身毛如针,或毛出火焰,或张目闭目,或口吐白沫。或于身上现百千面,一一面状甚可怖畏。或从眼耳鼻口出诸黑蛇而噉食之。或饮融铜,或吞铁丸,或刖手足肘膝而行,或身出烟焰象头戴山,或被发露形,或衣青黄赤白之服,或着师子虎狼蛇豹之皮,或头上火然瞋目奋怒,交横冲击遍满虚空,及在地上形状变异,不可胜载。


是诸天鬼,或布黑云雷电霹雳,或雨沙土瓦石,或擎大山,或放猛火,或吐毒蛇,或有努爪,或有挥剑,或有弯弓,或有舞矟,或有挥钺,或有摇动脣颔,或有张口欲噬,或哭或笑,或飞或走,或隐或显,哮吼呌呼恶声震裂。如是兵众无量无边百千万亿,畟塞填咽菩提树边,烟焰欝蒸狂风冲怒,震动山岳荡覆河海,天地掩色星辰无光。



图片


07

菩萨破魔,犹如猛风吹微细花


图片


菩萨安然端坐,正念不动,看待那些嚣张跋扈的魔军们,就像看待那些在戏耍的小孩子们一样。


见此情景,魔王的怒火更加高涨,魔军们的气焰愈发昂扬。而菩萨的慈悲,令魔军中那些举石者无法再高举石头;那些能够高举石头的又无法将石头抛出;那些抛掷刀剑的魔军都定身在空中无法动弹;有些魔军手中的兵器直接从空中堕地碎为微尘;那些吐毒的恶龙们口中的毒变成了香风;那些漫空纷飞的砖石瓦砾都变成了美丽无比的莲花。


所有弯弓向菩萨射箭的魔军们,他们的箭扣在弦上却怎样也发射不出去,有的好不容易射出去,却诡异地停在了空中,而在箭头上都长出了莲花,而那些炽盛的火焰在瞬间都变成了五色的美妙莲花。


图片


波旬见自己的威逼再次失败,心中的怒火忍不住熊熊燃烧起来,他拿着利剑走向菩萨,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个释迦族的修行者,如果你还敢安坐在菩提树下不起来的话,那我就亲自动手砍了你。”


但是,他无论怎么走,也无法接近菩萨半步。


这时,他的长子上前死命抱着他劝谏道:“父王,你万万不可杀死菩萨啊,如果你生起这样的恶念一定会招惹灾祸的!”魔王一手推开长子,继续徒劳无功地试图接近菩萨。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魔军集时其夜正半,是时无量净居天众作如是言:‘菩萨今者证大菩提。’复有天言:‘魔众炽盛,由此或能损害菩萨。’


尔时菩萨报彼天言:‘我今不久当破魔军悉令退散,犹如猛风吹微细花。’


于是端坐正念不动,观诸魔军如童子戏。魔益忿怒转增战力。菩萨慈悲令举石者不能胜举,其胜举者又不堕落,挥刀掷剑停在空中,或有堕地悉皆碎折,恶龙吐毒变成香风,沙砾瓦石雨雹乱下,皆悉化为拘物头华。所有弯弓射菩萨者,其箭着弦皆不得发,或有发者停住空中,于其镞上皆生莲花,火势猛炽化为五色拘物头花。


尔时波旬犹故瞋忿毒心不止,仗剑前趋语菩萨言:‘汝释比丘,若安此坐不速起者,吾自杀汝。’于是东西驰走欲近菩萨不能前进。


是时魔王长子前抱其父作如是言:‘大王!今者会自不能杀彼沙门,徒生恶念必招罪咎。’魔不受谏向菩萨走。



图片


08

地神证明,魔王退败

图片


此时此刻,在虚空中的净居天子发出了一声轻笑道:“波旬,你不要自不量力了,就像猛烈的巨风也无法吹动须弥山王一样,你是无法伤害菩萨分毫的。你被烦恼所缠缚,而菩萨已经得到了解脱。他以后一定会破除你的烦恼的,你不要再徒劳地障碍菩萨了。菩萨过去无量劫以来都在习学善法,今天终于圆满。他将要和过去诸佛一样,在此时证得无上菩提。”


这时,菩提树神也现身,用十六种言辞斥责魔王,而净居天子们则用无量的微妙音声赞叹菩萨。


魔王的嗔心丝毫不退,他指着菩萨说道:“今天,如果让这个修行者得度彼岸,那他日后一定会让无量无边的众生远离我的魔境。我岂能坐视不理?”


于是魔王继续奋力驱赶魔众去逼迫菩萨。菩萨听了魔王的话,面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就像清晨绽放的美丽莲花一般。


他善语对魔王说道:“波旬,你专心听我一言。我今天在这里断除与你的仇怨,消除你的恶业,除去你的嫉妒,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应该心生欢喜才是,何必嗔心炽盛呢?”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是时净居天子在虚空中语波旬言:‘汝不自量,欲害菩萨终不能得,犹如猛风不能倾动须弥山王。’即向波旬,而说偈言:‘地水火风性,可违坚湿煖,菩萨志牢固,终无退转时。在昔发弘誓,永离诸烦恼,于彼生死病,当作大医王。人多堕邪路,方开正见眼,众生处黑暗,将然智慧灯。欲济生死海,能为作船筏,此是大圣主,方开解脱门。忍辱为柯干,信进为花叶,生诸大法果,而汝不应毁。汝今有痴缚,彼已得解脱,当破汝烦恼,勿为障碍因,莫复于此人,而生于恶念。无量劫习法,今者皆圆满,还如昔诸佛,于此证菩提。’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提树神,以十六种言词毁呰魔王,净居诸天以无量妙音赞叹菩萨。是时魔王瞋犹不解,作如是言:‘今此比丘得度彼岸,当教无量无边众生远离我境。’更励魔众駈逼菩萨而不能得。


尔时菩萨语魔王言:‘魔王波旬汝当谛听!我今于此断汝怨雠,灭汝恶业,除汝嫉妬,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宜廻心生大欢喜。’


复告波旬:‘汝以微善今获天报,我于往昔无量劫来修习圣行,今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魔波旬语菩萨言:‘我昔修善汝所能知,汝之累德谁信汝者?’尔时菩萨徐举右手以指大地,而说偈言:


‘诸物依何得生长,大地能为平等因,此应与我作证明,汝今当观如实说。’


尔时地神形体微妙,以种种真珠璎珞庄严其身,于菩萨前从地踊出,曲躬恭敬捧七宝瓶,盛满香花以用供养,白菩萨言:‘我为证明,菩萨往昔于无量劫修习圣道,今得成佛,然我此地金刚之齐,余方悉转此地不动。’作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出大音声有十八相。


尔时魔众,皆悉退散愦乱失据,颠倒狼藉纵横而走,先时所变杂类之体不能复形,魔王是时神气挫恧无复威势,闻大地声心生惶怖闷绝顿躃。


时有地神,即以冷水洒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起去,此处当有种种兵杖欲来害汝。’


尔时魔王长子于菩萨前,头面礼足作如是言:‘大圣!愿听我父发露忏悔,凡愚浅劣犹如婴儿无有智慧,将诸魔众恐怖大圣,我先谘谏不受我语。今乞大圣恕宽我父,惟愿大圣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大梵天王、释提桓因、无数天子畟塞虚空,咸见菩萨破魔军众,皆大欢喜作天伎乐,雨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华、优鉢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花、芬陀利花,以天栴檀细末之香散菩萨上,各以偈颂称赞菩萨。是时魔王波旬与其眷属退散而去,还其自宫。



图片


09

菩萨安住,最胜正定

图片


那时,菩萨已经降伏了魔军,拔除了一切毒刺,建立了殊胜法幢,坐上坚固不摧的金刚座之后,摒除一切干扰,灭除了一切世间的诤斗之心,入于甚深的慧观之中,直至第四禅。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降伏魔怨,灭其毒刺建立法幢,初离欲恶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内静一心灭觉观,定生喜乐入二禅,离喜受圣人说住于舍,有念有想身受乐入第三禅,离忧喜舍苦乐、念清净入第四禅。


图片


10

至初夜分,得智得明

菩萨在初夜时分成就智明(初夜相当于晚上六点至十点),如是护持一心而获天眼通。菩萨即以天眼观察世间众生从此间死亡而转生他处,因业力而感得色相或庄严或丑陋,愚智贵贱随其业力各得其所,如是种种皆悉明见。


有的众生因身语意起十不善业,甚至诽谤圣贤乃至正法,以邪见业所牵引故,此身报尽便于恶趣中投生受大苦痛;也有的众生能护持身语意而起诸善业,由此正见所牵引故,身坏命终便生人天善趣,感受乐果。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尔时菩萨,住于正定,其心清白,光明无染,离随烦恼,柔软调和,无有摇动。至初夜分,得智得明,摄持一心,获天眼通。菩萨即以天眼观察一切众生,死此生彼,好色恶色,胜劣贵贱,随业而往,皆悉了知。是诸众生,缘身语意,造诸恶业,诽谤圣人,邪见业故,身坏命终,便生恶趣。菩萨复观,见诸众生,缘身语意造诸善业,正见业故身坏命终,便生天上。


图片


11

于中夜分,得宿命智

到了中夜时分(晚上十点至凌晨两点),摄心一处而证得宿命智,以此智明观察自他过去生中随业受生所经历之事皆悉明了,一生乃至百千万生,甚至是此世界成时坏时,以及世界无数次重新建立乃至毁灭如此漫长的岁月中的无数转世投胎都能明见。


不仅如此,对于自己以及一切众生转生之处所具姓名种姓、美丑贵贱、饮食,此生所具的种种苦乐遭遇,乃至受生和死亡时所显现的种种差异色相,以及一生中所从事的事业都能忆知。


于是菩萨心自思维:一切众生在生死恶趣中随业而转受无量苦恼,我该如何让他们明了,而得远离生死此岸抵达安隐彼岸呢?


菩萨仔细地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无明因行,行因识,识因名色,名色因六处,六处因触,触因受,受因爱,爱因取,取因有,有因生,生因老死忧悲苦恼。相因而生。


菩萨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就破灭了无明之境。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于中夜分摄持一心,证得忆念过去宿命智,通观过去自他所受生事,皆悉了知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亿生,百亿生千亿生,乃至照过无量百千那由他拘胝数生,乃至成劫坏劫、无量无边成劫坏劫,皆悉忆知。一一住处若名若姓,若色相若饮食若苦乐若受生若死没,所有色相住处事业,若自若他,皆悉了知。


菩萨作是念言:‘一切众生,住于生老病死险恶趣中,不能觉悟。云何令彼了知生老病死苦蕴边际?’


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从何而有?’实时能知因生故有,以有生故老病死有。如是生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有故有。‘如是有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取故有。‘如是取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爱故有。‘如是爱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受故有。‘如是受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触故有。‘如是触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六处有。‘如是六处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名色有。‘如是名色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识故有。‘如是识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行故有。‘如是行者复因何有?’实时能知因无明有。


尔时菩萨既知无明因行,行因识,识因名色,名色因六处,六处因触,触因受,受因爱,爱因取,取因有,有因生,生因老死忧悲苦恼,相因而生。


复更思惟:‘因何无故老死无?因何灭故老死灭?’


实时能知,无明灭故即行灭,行灭故即识灭,识灭故即名色灭,名色灭故即六处灭,六处灭故即触灭,触灭故即受灭,受灭故即爱灭,爱灭故即取灭,取灭故即有灭,有灭故即生灭,生灭故即老死灭,老死灭故即忧悲苦恼灭。


复更思惟:‘此是无明,此是无明因,此是无明灭,此是灭无明道,更无有余;此是行,此是行因,此是行灭,此是灭行道;此是识,此是识因,此是识灭,此是灭识道;此是名色,此是名色因,此是名色灭,此是灭名色道;此是六处,此是六处因,此是六处灭,此是灭六处道;此是触,此是触因,此是触灭,此是灭触道;此是受,此是受因,此是受灭,此是灭受道;此是爱,此是爱因,此是爱灭,此是灭爱道;此是取,此是取因,此是取灭,此是灭取道;此是有,此是有因,此是有灭,此是灭有道;此是生,此是生因,此是生灭,此是灭生道;此是老死,此是老死因,此是老死灭,此是灭老死之道,此是忧悲苦恼。如是大苦蕴生乃至灭,如是应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苦集灭,此是灭苦集道,应如是知。’”



图片

12

于后夜分,成等正觉

到了破晓时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来临了。悉达多太子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意味着在这一刻觉悟成佛了。一切如来,皆悉赞叹,宝盖遍覆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无量天子、草木丛林等稽首顶礼,献花献瑞。



向上滑动查看原文


佛告诸比丘:“菩萨于后夜分明星出时,佛、世尊、调御丈夫圣智,所应知,所应得,所应悟,所应见,所应证,彼一切一念相应慧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具足三明。


诸比丘!是时诸天众中无量天子作如是言:‘我等应散香花供养如来。’复有天子,曾见先佛成正觉时,即作是言:‘汝等未可散花,如来当现瑞相,往昔诸佛成正觉时皆现瑞相。’


诸比丘!如来知彼天子思见瑞相,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如佛所证以偈颂曰:‘烦恼悉已断,诸漏皆空竭,更不复受生,是名尽苦际。’


尔时彼诸天子心生欢喜,以微妙天花遍散佛上,当于是时香花弥布积至于膝。如来远离无明黑暗及爱见网,竭烦恼河、拔除毒刺、解诸缠缚、摧坏魔幢建立胜幡,能善安处诸众生界记莂众生,观察根性知其病本,施甘露药为大医王,令诸众生皆得度脱,安置涅槃寂静之乐,住如来藏结解脱缯入智慧城,同诸如来清净法界。”


佛告诸比丘:“一切如来见我成道皆悉赞言:‘善哉,善哉!’咸以宝盖而覆于我。其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十方三千大千世界,于宝盖中出妙光明,其光明网遍照无量无边世界。


彼世界中,诸菩萨众赞佛功德而说偈言:‘如彼波头摩,从地而踊出,开敷甚清净,不为淤泥染。起大慈悲心,如云遍充满,当雨大法雨,润洽于众生。能令诸善牙,一切皆增长,堪受教法者,成就解脱果。’


尔时诸天,以偈颂曰:‘人中师子降众魔,诸定现前证甘露,获得三明及十力,威神震动遍十方。’


在昔诸来菩萨众,为爱法故供养佛,即从坐起礼佛足,赞叹如来作是言:‘世尊得无疲劳耶,我等亲见摧魔众,善哉丈夫三界尊,当雨无边大法雨。


十方诸佛皆施盖,复出迦陵微妙音:‘如我所得净菩提,’仁者所证亦如是。’”


佛告诸比丘:“欲界诸天女等,见于如来坐菩提座,获一切智大愿满足,降伏魔怨建立胜幢,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如师子王无诸怖畏,清净离垢得一切智,具足三明超越四流,持一法盖覆护三界称婆罗门,远离诸垢称为比丘,除无明藏称为沙门,离诸不善称知足者,断烦恼故称勇猛者,能坏魔幢称大力者,犹如宝洲,一切法宝充满其中。


时诸天女即说偈言:‘于此菩提树王下,降伏一切大魔军,安住不动如须弥,身心坚固无惊畏。尊于多劫修布施,故得一切皆圆满,尊于多劫修戒行,暎蔽释梵诸天众,尊于多劫行忍辱,故得身相真金色,尊于多劫勤精进,故能降伏诸魔怨,尊于多劫修禅定,故获如斯胜供养,尊于历劫习多闻,速证无上大菩提,尊能降伏于蕴魔,死魔烦恼及天魔,一切诸魔皆断灭,是故今者无忧恼。


天中之天为最尊,三界人天所供养,由是有种福田者,所得之福无失坏。眉间毫相极光明,普照十方诸国土,掩蔽世间诸日月,一切众生蒙饶益。如来身色甚端严,相好颜容极清净,堪为三界应供者,普利一切诸群生。目净遍观于十方,普见众生身业事,耳净遍闻于一切,天人言音佛法声。广长舌相演妙音,求解脱者闻甘露,魔军兴害不惊惧,天人供养无喜愠。摧坏魔怨不加力,但以慈心降伏之,无染无着无诸过,身心安隐不倾动。今有无上天人师,一切众生蒙善利,逮闻正法当信受,愿速如尊成正觉。’”


佛告诸比丘:‘如来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现佛神通,游戏自在不可胜载,若欲说者穷劫不尽。’


尔时世尊,略说偈言:‘普变一切地,平正犹如掌,涌出妙莲花,一一皆千叶。无量诸天众,各雨众妙花,复于世尊前,合掌而瞻仰。世尊初成佛,作种种神通,须弥诸山王,草木丛林等,一切皆稽首,顶礼菩提座,此是佛世尊,现神通游戏。身放百千种,光明照十方,逮三恶众生,息苦获安乐。是时八难处,无有一众生,怀贪瞋痴等,一切诸烦恼。此是师子王,大神通游戏。日月摩尼火,电等诸光明,由佛放光明,蔽之皆不现。诸天人世间,无能见佛顶。坐于师子座,作游戏神通,佛以指按地,实时六种动。降伏魔军众,如制兜罗绵,魔王怀忧恼,以杖而畵地。此是佛世尊,游戏大神通。’



图片
图片


推荐观看

敦煌研究院《降魔成道》 动画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两朝国师,天台宗祖,东土释迦〡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东土释迦,天台宗祖 || 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 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惟日在天 光明朗耀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丨祈愿日光遍照,破诸冥暗,国泰民安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 祈愿光明遍照 国泰民安
· 2023岁末,恭迎阿弥陀佛圣诞〡祂往返人间,不可计数
· 冬月十七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愿见闻者入弥陀愿海,花开见佛
· 静慧老法师圆寂纪念日 || 他的一生,与千年国清息息相连
· 五十载住念佛三昧,六十年不出山门〡台宗耆宿静慧长老圆寂纪念日
· 不出山门六十年——走近国清寺首座静慧法师
· 文殊菩萨化身,太宗“帝心”的风范〡华严初祖杜顺大师圆寂纪念
· 窥基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三车和尚的前世今生
· 一代祖师传奇的前世今生 | 窥基大师圆寂纪念
· 佛门领袖挽狂澜, 功彪千秋永流芳 || 深切缅怀圆瑛大师圆寂七十周年
· 大雄圆瑛——纪念圆瑛法师圆寂七十周年
· 隆重推出圆瑛法师纪录片:《大雄圆瑛》!
· 悟公上人诞辰纪念〡从此,每个冬日,我们都充满期待
· 印光大师、明学长老和一诚长老圆寂纪念日
· 今天,同时纪念这三位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