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
八
节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六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
佛陀发愿
“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两千多年前,当时节流转,进入冬月与腊月之交,印度尼连禅河畔的树林里,历经了六年苦行的悉达多太子最终领悟,过度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一味苦行也没有办法趣入大彻大悟的法门。于是祂放弃苦行,进入尼连禅河中沐浴,并接受牧羊女苏迦塔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体力。
随后,祂蹚过尼连禅河,坐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身心安稳,发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十二月初七日上半夜,佛陀在种种的定中实践;至中夜时,面对魔王的阻挠身心不动,并入于大悲三昧,魔军的刀枪剑雨到祂面前都变成花瓣散落下来。
佛陀告诉魔王,这地球上所有的泥土都是自己利益众生、生生世世的血肉化成的,并以手触地,让大地为作证明。魔王彻底退下。
随后,佛陀摒除一切干扰,入于甚深的慧观之中,在明星升起的时候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一切众生皆具
如来智慧德相
释迦牟尼佛发愿于人寿百岁时在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成等正觉,令一切有缘众生都结下了殊胜的因缘——当我们皈依佛时,我们就都有机会随着佛一起同证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佛陀证道时发出赞叹:“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伟大的声音,不仅仅是佛发现了这一奇妙,而是这个奇妙的本质,是在佛陀证得无上道的同时,一切众生得证无上道的殊胜因缘,这个因也发生了。
有了这个因,佛法弘传,正法、像法、末法,有缘众生只是去实践它、证明它,最后开出花果。所以佛陀一生讲法三百余会、四十九年,无非就是在做这个事,就是依着这个目标而出发,最后回归到这个目标,令一切众生都证无上道。
从这个意义上,十二月初八菩提树下的觉悟,不仅是佛陀个人的觉悟,也是一切众生觉悟的一种标志。所有佛弟子,觉悟时都是证佛所证、证佛同体。所以佛陀睹明星而悟道,这不是个人事件,而是“群体事件”,是众生的事件。从此,地球文明的璀璨的序幕拉开了。
因为这个大涅槃门的打开,才会有涅槃音的宣扬,才有众生涅槃道的所证。一切教理行证都围绕着这伟大的时刻。而这伟大的时刻,对于所有有缘众生来说甚至没有边际,它顿然地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尽虚空遍法界。
所以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能得到佛陀证道这一伟大时刻的加持。只要我们忆念祂,只要不忘记这个道理,我们就都在释迦牟尼佛的慈眼注视中。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