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窍门是扫除妄想
打坐的时候调身、调呼吸,是为了让我们深入地禅定,是为禅定服务的。虽然禅定是一种境界,但如果我们的四大能轻安下来,这就等于达到入门级了,代表你身很好、无挂无碍,呼吸也无挂无碍,分别念、散乱心都停下来了。
禅堂里是快刀斩乱麻的,就像赵州关的对联就写着:“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过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到了禅堂里,不管什么法我们都要放下,因为我们讲什么都是名相而已。对我们来说,就是扫除妄想,能定下来。
所以,六祖大师强调“不思善,不思恶”;祖师也说,“金屑虽贵,入眼成翳”,黄金虽然贵,但是金屑入眼,能使人目盲......这实际上是诸佛菩萨、祖师的慈悲,是窍门。
涵盖乾坤 截断众流
云门宗祖师接引人的根本法则,即“云门三句”,也叫“云门三关”——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第一个先要悟得“涵盖乾坤”,要明白“什么涵盖乾坤”;第二个“截断众流”,是指第六意识的分别念,这个波浪不起,甚至“流”的本质——第七意识,都能被截掉。只要能截断第七意识的流,就能更深入进去,到达里面的光明藏。
能到光明藏的话,这还属于禅宗里渐修的。禅宗里,即使是上根利器,有时候也要参个十年、二十年,这是很正常的。三关都能参透,就转识成智了,转阿赖耶识真正成了大圆镜智。
哪怕我们离转识成智还有距离,但至少在禅堂里你要能压住妄想。如果我们的念头还是像屏幕一样,那就还没进禅宗的门。虽然人坐在那里,但是状态还处于分别妄想中。
水波不兴,水平如镜
关于调呼吸,世间有句俗语叫“一气不来,便成后事”,但对于禅定来说不是这样。禅定得轻安之后,呼吸会越来越微弱,甚至息都会定住的,心脏都会停掉,这不叫死,而是功夫达到了很深的境界。
有这个境界的相出来,觉照的光是非常清凉的,是很稳定的。不过,这也只是属于世间禅定的相,还只是境界,不是目的。
初用功的人,心就好像湖面上波浪,业风不停地吹起水波。慢慢在禅堂里消磨习气,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心就会越来越平静,业风也变得越来越微细,甚至最后水波不兴、水平如镜。这些都是禅堂里的境界,不是求出来的。我们也不要去求境界,修行是要超越一切相的。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