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法的状态越好, 听法的受益就越大

2024-03-05 06: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坐于极下地,

当具温顺仪,

以喜眼视师,

如饮语甘露。



听法可以净业障,可以增福慧,上根器的人,当下就可以开智慧。什么叫上根器?就是有如理如法的状态。状态越如法,就越得受用,越开智慧。





01

听法前,

要发起菩提心

图片




发起菩提心,







听法前,要发起菩提心,为无边无际的众生、法界如母有情究竟解脱而听经闻法。




远离三过失,







听法时,要远离三种过失


一是耳不闻如覆器之过

一口碗倒扣着,再好的甘露也灌不进去。听法时,贡高我慢,心不向法开放,就体会不到说法者话语中的智慧悲心,听法就不能入心。


二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碗口虽然朝上,但如果碗底有洞,无论往碗里装多少东西都会漏掉。所以听法不能轻慢、散乱,要持住意。


三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虽然碗口朝上,碗底也不破,但碗里有垢染,也不堪承受清净法味。所以听法要以恭敬心,不能夹杂烦恼、带着我执我见来听。



图片



恭敬心



印光大师曾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当一位法师在讲法的时候,无论说的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都是超时空的。为什么?他说小乘的法,发心是大乘的。只要是佛法,我们恭敬,就必然会得到利益。




感恩心



佛教里说,佛法音声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一位法师在座上弘法,即是佛现前。更进一步说,作为佛弟子,释迦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业障重没遇到,但在这个末法时代,竟然还有善知识显现跟我们一样的凡夫身,来度化我们这些刚强众生,不舍不弃,这种感恩心我们要生起来。


我在家做居士的时候,听老师讲课,眼睛里都是含着热泪的;到师父身边后,师父讲到关键的地方,我都是跪下来听;有时候在看讲法的视频时,也会跪下来向屏幕上的法师磕头顶礼。一个修行人在面对殊胜的法时,要有这样一种感恩的心。


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感恩心,那自然而然地,你看着他讲法就会眼中含泪;听到的每一句话都会震动你的耳膜,震动你的心灵,震动你内在的智慧体。然后,我们如来藏里的功德体慢慢现出来,众生无明的业障的部分就开始净化。




图片
图片






02

放松身心

图片



放松身心


听法时,六根是不能摄的。法师在上面讲课,是为了开你的慧,你不能在下面闭目养神修无记业。甚至听法都不要跏趺坐,身体要放松,六根全部投在闻法的境里,身心敞开来承接教法。


根是开放的,心是虔诚的,意是聚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法师。因为法师讲课时,他的眼睛是看着大家的,他在跟现场回馈着,跟听法者的心灵交流着,交流得越通畅,说法的效果就越好。


有的人听法时拿一串念珠,法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咔嚓咔嚓”地念佛,这也是不如法的。听法当下就是“阿弥陀佛”,用你的正觉、明慧,去辨析、领悟法义,这就是念佛。听法就要观想佛在讲法一样,佛都现前给你讲法了,你还给自己找借口打岔,那就很不应该了。



图片




身不放逸


听经闻法还有个规矩,就是不要放逸,要端直身体,正正地听。有的人一到法会现场就找柱子,找到了,一坐,一靠,两腿往前一伸,实际上对说法者特别不恭敬。听法的时候,两腿是要收起来的,甚至在上座部,弟子们听法都是跪坐着,两个膝盖往一侧收拢,两脚往后。脚朝佛像、朝佛塔、朝说法者、朝长辈,都是很不恭敬的。




图片
图片






03

听法的状态



图片




谨防口业




听法时一定不能交头接耳。别人一心一意听法,你如果说话,就扰乱了别人,那是很严重的。有一位大成就者曾说:“平时不管听大小任何法,除了极其重要的事情以外,绝不能交头接耳地聊天。否则,真的是出法身佛血,是五无间罪中最大的恶业。”




图片









听法的状态,决定了我们的根性,决定了我们成就的速度。成就的速度是不定的,快慢取决于听法的质量。听法的状态越好、质量越高,听法的受益就越大,就越消业障、开智慧。


虽然都是一座法下来,但是个个受用不同。为什么?因为听法状态不同。众生根器各有差别。根器不是一定法,这里都是有经验、状态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相关文章
· 挖掘你的可能性
· 这是听法中的一个窍门
· 弟子想吃肉,师父却让他看了一场戏
· 借助佛的加持,提纯出智慧身、功德身
· “有德者”不但有光,而且不孤独
· 一句佛号,即是无上深妙禅
· 口念佛号,心要相应于这句佛号
· 莫要错失听法的良机
· 要想远离轮回的怖畏,就要把我们业报的种子清除
· 禅定入的不仅是一种定,也是一种智慧
· 修行,要用到“七”这个功夫上
· 念佛摄心的方法:金刚念法
· 修行,怎么达到一个好的状态呢?
· 这里,是寺院最核心的地方
· 什么是吉祥?
· 这时要看好自己的业障
· 修行者一天里的“高光时刻”
· 参话头,参的就是“弥陀”
· 他的缺陷,有可能就是他独特的美
· 那个时候,佛都会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