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圆师恶口大悲哀,五百生中处婢胎;
礼佛修持求忏悔,欺僧种福也成灾。
业因易植天堂闭,苦果难亡地狱开;
人命无常当谨慎,闲言祸首戒名财。
从前,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说法时,输波勒迦城有一位长者名叫自在。这位自在长者是豪富贵族,多饶财宝、多诸眷属,犹如「财宝天王」一般。他和豪族长者之女结婚之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做安乐。后来又生一子,名叫守护。其后更生一子,名为欢喜。
婢发善心 圆满诞生
有一回,自在长者身染重病,由于病苦,又性情多暴躁,因而恶骂亲眷。妻子忍不住辱骂,皆弃舍而去,竟不供给饮食汤药。好在长者有一婢女,心甚慈悲。她自思忖:长者是我的主人,常以资财养活我,如今既患重疾,岂可不为他看护?于是婢女就替主人请医师来疗病,日夜服侍。不久,长者痊愈,便心生此念:我的妻子弃我不顾,唯此婢子救活我,我应当报答她的恩德。即告诉婢女:「我今能得存活,都是你的恩惠所致,你今欲求何愿?」
婢女禀告说:「长者!我不求什么愿,如果您许我所愿,就请您娶我为妻吧!」
长者说:「何用为妻?我给你五亿金钱,赐姓而去,这样不是很好吗?」
婢女说:「圣子!您虽是给我钱,赐姓而去,然而不免婢名;若娶我为妻,即可断绝我卑贱的名称。」于是,长者即与她结婚,后生一个男孩,名叫圆满。长者特别请了八个乳母抚养他,其中二人抱持,二人饮乳,二人洗濯,二人游戏。此八乳母日夜供给,由此殊胜因缘,使他速得长大,如清净莲花开敷。圆满既已长大,长者敦请博学多闻者为其老师,使他学习各种学问。
当时,长者的长子安乐、次子守护、三子欢喜等均已结婚。可是,这三位长者子每天相聚游戏,深着欲乐,放荡不羁,不久就把家财破散了。此时,长者以手支颊,怀着忧闷。他的三位儿子觉得奇怪,恭敬地问道:「爸爸!您何故心怀忧愁?」
长者告诉三位儿子:「你们不知道啊!我以前各以黄金十万两,为你们娶妻。至今,你等耽于欲乐,所有家业悉皆破散;假如我死了之后,看你们怎么存活?」长子耳朵饰有宝珠以为耳珰,自己把它脱下,取其木饰为珰,自立誓愿说:「若我不能治生得利十万两金者,终不戴此宝珠珰。」其次子也把耳珰宝珠脱下,换取铜饰为珰。第三儿子也脱下耳珰,取铅锡饰以为珰。
长者的长子本名叫做安乐,因为他舍弃宝珠耳珰,而取木饰为珰,由此因缘世人叫他为木珰。次子本名守护,世人即叫他为铜珰。其三子本名欢喜,世人叫他铅珰。长者的三个儿子从此发奋,各取货物涉海去做生意。
是时,长者的四子圆满,禀告其父说:「爸爸!我也要渡海去做生意。」
长者告诉他:「圆满!你年纪还小,不堪涉海,可于市肆之中,专且捡挍。」于是小儿子即依父命,在店铺里做生意。后来,长者的三个儿子从海返还,各子都获得很多财宝,均交给他们的父亲检阅。长者取三子所得财物,计其价值,各有十万两金。最小的儿子圆满,也到长者面前顶礼敬禀说:「孩儿于市肆之中所得财物,敬请爸爸检阅。」其父告诉他:「圆满!你未远涉广为求觅,所得之物,何足观察?」
圆满再次敬禀说:「爸爸!我虽在近,愿父哀怜,赐予检阅。」父随子意,遂观小儿子所有财货,发觉他凡有经营,不曾欺诳;算其本利,倍胜其兄。自在长者称心大喜,不胜欣庆,因而自忖:我此小子有大福德,未曾远行而能获得众多财宝,真不可思议。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