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佛法给我们心灵光明
让我们找到人生方向
01
FORIQINGLIANG
我们可以昏昏碌碌地过着每一天,一年、两年......一生也毫无建树,也可以充满希望地、忙碌地过着每一天,此生就是有意义的。一座寺院的从无到有,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动力,找到了一个看得见的目标。
学佛主要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和意义。释迦佛陀为我们证明了生死可脱、圣贤可成,如果我们将此作为人生的目标,生命将会越来越有意义,也终将会成为佛法的证明者。
南怀瑾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中讲到:“二十一世纪有个病比癌症还厉害,就是精神病、心理病。”这些年,精神疾病的人数在增加,尤其三年疫情,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学佛了,找到了人生意义,那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将是多大的不同啊!
一个是黑暗的、恐惧的、毫无希望的人生;一个是光明的、积极的、快乐的人生。我们要选择哪一种人生?这不是手中拥有多少物质所决定的,而是由佛教的智慧决定的。佛法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光明,会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有很多佛弟子都在证明着: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是真实存在的,是真的在救苦救难啊!我们接触到佛法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是幸运的,所以,我们要做观音菩萨的“一只手”、“一只眼”,把这个幸运分享出去。这个分享实际上就是给予别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好似在完成一场生命的拯救。
幸福乃精神范畴,
佛法可以激扬积极精神面貌
02
FORIQINGLIANG
佛教对于我们个体生命也好,对家庭、对社会的建设也罢,都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是现在所讲的“文化自信”。佛法可以净化人心,可以激扬积极的精神面貌,甚至可以提高生命的幸福指数,我们就是本着这种自信在前行。
在这个世间能够快乐地活着,似乎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了,而在寺院里,快乐可以那么简单。我曾经陪着一个来访者在寺院里走了两个小时之后,他跟我说:“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啊?”我说:“可以啊。”他说:“你们寺院是不是规定来的人都必须面带微笑啊?”他是板着脸问我这个问题的,我说:“大家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没有规定的。”
他不理解我们寺庙里为什么每个人都面带微笑,其实,我也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社会上的人还笑得出来吗?还开心吗?还幸福吗?而在寺院里,这就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就好像山风吹来,我们就闻能到阵阵花草香一样,这在五台山就是很自然的。
我们每个人都洋溢着这种笑容,每个生命都那么幸福,这是寺院里的常态;但是在社会上,笑容和幸福感是不可企及的奢侈品,这是社会的常态啊!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了,也把我们从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了,为什么我们的生命却变得越来越灰暗、越来越沉重了呢?因为人的幸福感与物质无关。
我们慧日寺很早前就在门口挂了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幸福乃精神范畴。”幸福是精神范畴的事啊!下一句讲:“智慧是生命的精华。”这一辈子无论你吃过多少美食、见识过多少人,最后你的生命有没有提升了维度?有没有开智慧?这才是此生获得人身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所以,我们来五台山长见识重要,还是开智慧重要?开智慧重要啊!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 END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