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讲记22

2024-12-23 00:18: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图片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二十二课 

时长:11:02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这段文,“常以清旦”,清旦就是早晨。衣裓,指衣服的襟。“各以衣裓,盛众妙华”,这些花非常香洁微妙,他是器具也不用的,就用衣裓盛着妙花,到他方供养十万亿佛。


十万亿有多少呢?有十万亿个大千世界,每一个世界里面有一尊佛在讲经说法,教化众生。


“即以食时”,十万亿佛都供养遍了,吃早饭的时候就可以回来了。这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就有神足通,有如意通,一想就到。不像我们娑婆世界,飞机算很进步了,空中会飞,还要常常出事故。火车不用说,汽车是更加事故多,这地方出事故、那地方出事故。


极乐世界没有这些事情的,都随心所欲。比五通仙人要高,叫“六通罗汉”,比罗汉还要高。他生到极乐世界都具足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神足通也叫如意通。到了这样子的地位,都不要起分别心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他们都有神通,比平常罗汉的神通还要大。


他的天眼无论白天晚上,无论多远乃至几千万亿的路程,几千万亿的世界,无论有多少大山都隔不住。没有什么是见不到的,这是天眼通的功能。我们娑婆世界,一张纸糊住看不到了,一道墙遮住看不到了,极乐世界是无遮拦的。


你到了天上尚且是琉璃宝地,极乐世界是“琉璃宝地平如掌”,毫无遮拦的。那么,神足通就大了,天眼通就广了。譬如我们用心想一个人的形状,一处地方的景色,只要心里头但凡记得清楚,那个念头一动就到了那边了,真是“彼没此出”。天眼通,就是无边无际都能够看得到,不是我们娑婆世界打打妄想就可以看到的。我们是凡夫人,近一点地方的声音能够听到,极乐世界天耳通,他是最远路也能够听到。


他心通呢,不论你心里想打什么念头,他都能够听到,都能够晓得。所以我们众生心动,佛便知道;众生微微开口,佛已听到。这个是神通,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众生都有这样子的广大神通。那么这六种神通,我虽然讲了一两个,其他也是这样子。



图片

《观无量寿经变》·莫高窟第217窟(局部)



“饭食经行”。


我在宁波观宗寺的时候,两餐饭,早饭和中饭,吃过以后要到大殿里绕佛,天气热在天井里绕佛,绕佛结束再回向,回寮,极乐世界都是这样子……


“食”也读“嗣”;“饭”读“返”字。“饭食经行”,在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吃了,想一想就好了,就饱了。你想什么就有什么,也不要用拿钱去买,也不用要人去烧,并且味道都是非常鲜美,正所谓“调百味”。随各人意思,你要吃多一些,那么来得就多一些;你要吃少一些,那么来得就少一些。盛吃的盘器都是金银的,这些碗盏自然会来的,想用珠宝就珠宝碗盏,你想最好的七宝,就七宝的碗盏,这些不要我们自己费心,这就叫“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吃也不会饿,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


极乐世界,肚子里觉得饱满适意,不必要真正吃下去。我们的肚肠里面都是啥东西?大粪。说起大粪也看你用功的,当初有一个老修行拜《妙法莲华经》,他怎么拜呢?“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菩萨,‘粪’字法宝。”哎,开悟了。


他说这“米田共”也是法宝,开悟了。你在极乐世界没有这种事情,“米田共”三个字没有的,因为没有渣子。你不要讲极乐世界,你生到北俱卢洲,他虽然有渣子,地上丢下去,大地会开豁。等你事情做好了,豁口埋好了,又是清清爽爽、平平整整,更不要说在西方极乐世界。



图片

《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第225窟(局部)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是接上文的,几个都在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逍遥自在的景象,这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所成就的。这个极乐国土,大家都晓得了,和娑婆世界一比,那么我们不要生贪心。娑婆世界吃下去东西,都变成了污秽的东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些好处,贪心没有了,随心所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么嗔心也没有了,愚痴心也没有了。我们的娑婆世界,贪不到就是发脾气,这就愚痴了,为了贪、嗔、痴,苦死了。贪、嗔、痴,是恶道因啊,杀、盗、淫,是地狱因啊。这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比,那么我们念佛的心就要恳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极乐国土,有多庄严? I 讲记21
· 来看,极乐世界如何生人|讲记20
· “南无”怎么操作? | 《药师经》讲记连载(二十四)
· 监狱、肥皂、佛像 | 《药师经》讲记连载(二十三)
· 极乐世界的水是什么样的? I 讲记19
· 善用其身,善运其心 | 《药师经》讲记连载(二十二)
· 为何求生净土?
· 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讲记18
· 华严宗初祖终南杜顺大师圆寂日
·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I 讲记17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讲记16
· 回头是岸 | 悟公上人讲《金刚经》意义(圆满)
· 念“扫帚”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周利槃陀伽尊者||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七课
· 悟公上人珍贵开示|《金刚经的义理》(上集)
· 念佛最快乐 | 悟公上人讲《金刚经》意义(四)
· 这个世界没有众苦,但受诸乐 I 讲记15
· 直心是道场 | 悟公上人讲《金刚经》意义(三)
· 悟公上人 | 赶快念佛
· 悟公上人 |《金刚经》的意义(二)
· 悟公上人 |念佛最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