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经典原文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师利童子言:】
童子代表什么?代表已信,也就是信德,这里是起信的意思。
我们修行也像小孩子一样的,先是从知道开始,之后慢慢地成长。
【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有的人对于财富,不要说给别人用了,自己都舍不得用,只知道积累。你说这是钱害他吗?不是的,是他的吝啬、他爱财的愚痴在害他。所以我们拿这个自己照照镜子,一看这个,好像就讲自己似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
因为悭贪心,他的生命就变成悭贪的业力。这个业力成熟,就堕为饿鬼或者傍生。因为没有布施,所以到什么地方都没有资具,什么都缺。
【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
就像我们来参加过药师法会了,虽然好像今天师父讲了,但是又忘掉了,回去之后依然故我,我行我素,还是在业力中沉浮。假如这辈子结束后,堕入了饿鬼道或畜生道,如果忽然想起这场法会,只要一想起来,马上就能从恶道中离开,来到人道,而且还有宿命通。
然后【不乐欲乐】,对于世间有漏的欲乐不去追求、不生欢喜。佛门前那么多人来烧香拜佛,给佛烧香的人都信佛吗?不一定的。给佛烧香的人都是好人吗?也不一定的。
有些人只是求佛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人也很多的。佛教四大圣山现在都是旅游胜地,都是国家景区,那里游客多还是香客多?游客多啊!香客多还是信徒多?香客多啊!信徒多还是修行人多?信徒多啊!皈依三宝,就是佛教徒了,但不一定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学了佛之后,要培养到哪一天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呐!
【好行惠施】,破自己的悭贪,又帮助别人。一方面能丰富自己的德,又能造福别人,一举多得。
【赞叹施者】,自己没钱施,赞叹、随喜别人施,就培养一种心态,长养功德。
【一切所有悉无贪惜】,这“一切所有”包括身外之物,也包括身内之物,从依报到正报。
【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如果从衣食、卧具这些外在的东西,到自己的身肉、头目、脑髓都能够布施,拥有这样宽广胸怀的人,他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恶业就会消除。
一个人为什么能够从外到内、从正报到依报都布施舍弃呢?因为他以正信正念为生命,以佛的教导为生命。
请问,他是失去了还是得到了?实际上是真正的得到。拥有这样光明心态的人,他的五脏六腑都会健康,浑身充满了浩然之气。
像虚云老和尚在1951年就已经一百一十二岁了,那时候还遭难,众生共业迫害他,他被打得七窍流血,肋骨打断好几根,称为“云门事件”。不久后老和尚被请到北京开政协会,路过上海,上海佛教界就请老中医来给老和尚号脉,调养身体,老中医说,我做医生一辈子了,从来没号过这种脉,这老和尚怎么是纯阳脉啊?纯阳之脉,老和尚早就得道了。
这从佛经上来讲,迫害出家人的果报叫“天地灾杀报”。出家人本来是弘扬佛法、拯救众生、保护国家的,反而被迫害,天地善神都愤怒,就不保护国土了。天地善神一撤出来,众生的恶业马上成熟。
老和尚办法会诸神都来参加的。有一次受戒,一百零八个就缺一个,结果又来一个。老和尚当时也不说穿,最后戒授完了,戒牒挂在门口的大树上,原来树神来受戒了,凑满一百零八个。特别神奇的,老和尚一开法会,枯树也开花,菜地里面都长出莲花来。
因为有了坚定的信仰,这种生命就不是被欲望、自私控制的生命,而是佛性的、菩萨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整个身口意、内外的一切都履行着佛陀的教导,这就是一个修行人的生命。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
“尸罗”,就是戒律的意思。
(《圆觉经》云:尸羅不清净,三昩不现前。“尸罗”为六波罗蜜中的戒行,乃佛陀所制定防过止恶之用,如是具戒者,梵语称为“尸罗”。“尸”义为清凉,“罗”义为获得,“尸罗”即为获得清凉。
若具戒,今生远离种种以贪著外境为因所生的王法制裁等,各种罪行的热恼,以及来世不堕恶趣,可得人天安乐和最终涅槃安乐的清凉。)
【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轨则”,就是法轨,佛教的规矩。有的人自己修得不错,很守戒律,但是来到法会现场就不遵守规则。
【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的虽然遵守戒律,也遵守规则,但是没有智慧,不知道轻重,不知道该干什么不干什么。
有的人说:“儒释道三教是一样的。”我们学佛的人,不知道佛教是有其不共之处的,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没有正见。有的人还说:“天下宗教都一样的。”西方人说,十九世纪时,宗教就进入坟墓期了,但是爱因斯坦说,“唯有佛教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发展能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爱因斯坦不是佛教徒,为什么他只讲佛教?所以,如果我们学佛的人连一个不学佛的人对佛教的认识都达不到,我们不惭愧吗?
【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有一种虽然也有正见,但是不去思维佛的法,不广学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佛陀通过说法、通过种种的法门教化众生,如果舍弃佛说的这些契经、经典,不好好看,也不深入去了解,实际上这也是背弃佛陀的一种表现。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还有一种虽然对佛的经典也了解,但是他生起了傲慢心,这就是一种增上慢,这个心就不是清净心。
【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被增上慢覆蔽了心之后,还能见到药师佛吗?就见不到了。所以我们的心一被遮蔽,就看不到法会的真实目的,看不到诸佛菩萨的大悲,看不到药师如来的大愿。
【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我们现在还在学习佛的因地的愿、果地的威德,我们还在忆念、生信心,这就是佛的正法。在这个基础上,再闻、思、修,听经闻法是众生清净的修行正因,有正因必然有正果,有因有果就是佛的正法。如果一个人毁谤正法,实际上就不知不觉地靠到魔的那边去了,叫“为魔伴党”。
我们如果不学佛,就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我们学了佛,也不是佛和魔就没有了,而是我们很清楚,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魔,知道要靠近佛、远离魔。
所以,我们学了佛,就有了选择权,就能拣择因果,好的因我去行,不好的因我规避,而不学佛的人,连选择权都没有。所以有时候也说,学了佛,就有了知情权。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有知情权的,只是你行不行使的问题。
佛教是开放的,尊重每个人的知情权,但有的人就放弃了自己了解佛教的知情权。像我们现在有现场法会转播,现在放长假,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来看转播,但有的人就是不看,也就放弃了自己了解佛教的知情权。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这是不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自己吃肉的人,他回过头来还劝那些吃素的,“吃素没营养啊!”这个话还很有市场,如果吃素的人定力不强,有时候还被他劝回去了。很多人就固执着吃肉,不吃素。这种邪见、愚痴的人,他不仅仅自己是这样,他还感染别人。
佛法的智慧要弘扬,社会上愚昧的知见也都在传播,并且恶业传播的速度特别快。有一句俗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实际上,这就是五浊恶世的一种罪恶。
我们学佛的人要抑恶扬善,不好的事不要传,让它在我这里停止掉,然后把好的事传出去,这是一个学佛的人、有智慧的人要做的事。我们有限的身口意,要用来做好的事情。
一个人用身体做坏事,其他愚痴的人用嘴做坏事,传递恶业、负能量。诸佛菩萨功德巍巍,这么圆满究竟的事不讲,为什么要传播那些不好的事呢?
【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所以这个法门有没有价值?有价值的,这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啊!这不是世间的黄金白银能够相提并论的。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虽然造作了种种的恶业,像秤砣掉在水里一样,“卟嗵”就沉下去了,但是佛的愿力愿作船只来承载我们。我们这一辈子能够做人,今天能坐在这里,是不是承佛威神?都是药师佛的愿力使然。
【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我们学佛之后,于佛法中所有应学的学处,都应当去受持,而且在行持的过程当中,不要违背佛陀的教导,要秉持着正知正见,能广闻博学,所有利益众生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学习,而且“解甚深意”,方便不离智慧,智慧不舍方便。
而且在自利利他的时候,也不要生傲慢,就是“离增上慢,不谤正法”。这个世界的菩萨很多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菩萨的。哪怕一个没觉悟的人做了坏事,修行人都能看到他身上的佛性,正因为能看到他的佛性,所以这个人还是可以教化的,在佛的眼睛里是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的。
能看到别人的佛性,自己也不会有增上慢,所以“不谤正法”。正法的眼睛看什么都是正法,土木瓦石都是正法;地水火风空都是五轮塔;一切有情都可以入菩萨的胎藏界,一切的大种都可以入金刚界,器、情、正觉都可以归入到这里,所以有正法的人见一切皆为正。“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所有的一切,能够回光返照,能够自己知道惭愧,也都是来自于佛的愿力加持。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