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迎财神,财源滚滚来!

2025-02-02 07:01:00 发布: 人气: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年初五接财神               五路财神迎进门

图片
图片

财,从哪里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财从哪里来?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也不是给财神的供果,而是——布施!


早在千百年前,我们老祖先就说到:“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佛陀也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布施是获得财富的因。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

——《入中论》


财富从布施中来,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佛陀时代有一位给孤独长者,他把自己的财富都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布施到家里仓库都空掉了,但一夜之间又是黄金满满。春秋时期的范蠡,被民间尊为文财神。他乐善好施,三次聚得万贯家财又三次布施散尽,每一次不但没有家徒四壁,反而越来越富有,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布施是布施不完的,越布施,财富越多。


但我们说“舍得舍得”,实际上舍就可以了,不用求得,不能为了得而舍。


舍,是为了破自己的悭贪。当布施的心打开的时候,内在悭贪的因消灭掉了,就成就了以后富贵的果报。如果为了得而舍,那就成了变着法子得,那就是小舍变小贪,大舍变大贪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让财不求而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综观世界上拥有众多财富的名人,他们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标杆,更是道德的标杆,财富到他们手里不是偶然的。有句话说,满足温饱靠勤劳,中等财富仗谋划,大财富则和德行相依相存。


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是要有同等的品格去相称的。如果福德没有到那个程度,却拥有超过自身福报的财富,请问这是福吗?不是啊,有时候反而招致祸患。


所以求财不如修德。不依德行得到的财富犹如草上霜,见之容易,持之不易。而有德之人,福报增长,就到处是机会,遍地是黄金,就能轻松拥有财富。


钱是流通货币,请问是人追钱好还是钱追人好?人追钱,人跑得快,钱跑得更快。反过来,一个人有福报了,钱追人,那躲也躲不掉。


修自己的品格,重视自己的德行。当福报具足,财富就不求而至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财神,就是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拜财神,希望求钱财、得富贵,其实都忘记了,自己就是财神。你看社会上有了急难,有心人立刻就会出钱资助,这里施舍,那里捐献,可见我们自己就是财神,为什么还要另外求财神来帮助呢?


真正的拜财神,是向财神学习布施的精神和广大的胸怀。有的人认为自己福报浅薄,没有能力做像样的布施。但实际上,布施不一定非要多么富有,一点点也可以布施,即便什么都没有,一个微笑、一句鼓励,温暖、热情、积极、快乐、诚心的随喜……只要有一颗布施的心,有布施的善行,当下就是财神。内心不匮乏,外境皆富足,不必外求,本性具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金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际上,我们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智慧。有了智慧,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境界都会变成我们的财富。


我们佛教里有一位庞蕴大士,家里特别地富有,但他把家里所有的财宝都拉到江里倒掉了。有人劝他:“你用钱做好事也可以啊。”他说:“我就是为布施所累啊!”


倒完钱后,他们一家老小就编草鞋过日子,“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圆头,共说无生话”,一家老小都开悟,都安住在无限的生命风光中。


所以幸福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觉悟了什么。觉悟了,有也快乐,无也快乐;有有有的快乐,无有无的快乐。


保持内心的平定,贫穷而安享贫穷,富贵而不溺富贵,开启内在的智慧宝藏,这才是真正的大富者。


图片


图片


鲜花无论盛开何处

蜜蜂都会纷然而至

 

一个人如果

追逐道德

智慧福德深厚

那纵使没有香花供果

财神也会恒时跟随

随其所愿地赐予财富

 

新的一年

财神青睐

财源滚滚

福禄具足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菩提心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佛门仪轨|《斋天科仪》完整版,供天祈福迎接祥瑞
· 春节多诵《大吉祥经》,开启蛇年吉祥缘起!
· 佛门仪轨 || 斋天科仪(含视频、音频)
· 新年到,福气到!
· 新的一年,一起来发愿吧!
· 过年了,念一个开智慧又开心的咒语
· 大年初二,读这部经,送自己和世界一份新年厚礼
· 读这部经,送自己和世界一份新年厚礼!
· 出家人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六国语言《心经》珍藏学习|祈愿国泰民安,巳巳如意,一切善吉祥!
· 新岁启封 | 一年吉祥,从此开始
· 安乐行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除夕诵佛经 吉祥如意 || 遣除违缘 启新程
· 年末“必诵组合” | 遣除违缘,新年更吉祥!
· 都赖自己,不关业障的事
· 敦伦尽分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一切法无我” ,这一切法包含在哪里呢?
· 新的一年,怎么做对自己最好?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八)| 净业三福,慈心不杀,实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