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其实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元宵节的起源就与佛教有着甚深因缘。
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就是这位皇帝把佛教迎请至中国。
▲白马驮经图(台北故宫)
汉明帝在永平七年的一个夜晚梦见一位金人光芒万丈飞行殿中,第二天便在太史官的陈述中得知,这是西方的一位大圣人,名叫“佛”,而这位佛陀的思想影响这方国土的时机已经来到。
汉明帝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派遣蔡愔等十八人西行印度求法。出访团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遇到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见到了佛像、佛经及舍利,于是至诚恳请二师东赴洛阳。
汉明帝见到两位尊者后非常高兴,安排他们住在当时最高的外交官署鸿胪寺,不久又敕令兴建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当时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观佛舍利,点灯礼佛。汉明帝知道后,就下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点灯敬佛,士族庶民的家里也都挂灯。进而,在灯笼上还会写上佛经的法句,让大家在赏灯的同时领受佛法经义,后来又演变为猜灯谜。
由此,就渐渐形成了元宵节观灯、猜谜的习俗,并相沿至今。
把握最难得的修行时机
元宵佳节,正逢月圆,这一天,点灯、礼佛、诵经、打坐等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修行。
人体70%以上都是水,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会像海洋那样受月球影响而产生潮汐。人体细胞也会受月球磁场的影响。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把初一和十五称为“修行日”。这是与天地相交、获取自我增益的“好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修行人普遍会把握时机,在这一天精进修行,发愿、行善、思惟经义、皈敬真理。
点最有功德的灯
在佛法中,灯代表智慧和光明。同样点一盏灯,如果对境是三宝,那果报利益无量无边。
《施灯功德经》中说:“燃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供灯的福德无量无边,唯有佛陀才能了知。
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宣讲了供灯的十种功德:一、照世如灯,二、肉眼不坏,三、得于天眼,四、善恶智能,五、灭除大暗,六、得智能明,七、不在暗处,八、具大福报,九、命终生天,十、速证涅槃。
以清净心摄持供灯的功德非常大,在佛前供一盏灯的功德都难以描述,不要说供七盏甚至百千万盏灯了。
灯代表智慧,点燃一盏灯,就是点燃内心的智慧。供灯时可观想:愿我以这盏灯的明亮,驱除一切众生内心的愚痴黑暗,为他们开启明了真理的智慧。
物质的灯照亮黑暗,心灵之灯却能驱除内心的无明。元宵这一天,在盏盏明灯下,我们也要虔诚发愿:愿我能破暗开明,提升生命;更愿我,能为世作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月明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