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2023-04-26 00:01:00 发布: 人气: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2022) 0000575


图片

点击收听同步音频




佛教里讲教理行证,佛法是我们可以真实地去体证的。当我们修行到一定境界,我们就会体验到空、感受到无我。当我们体会到无我的那一刻,就没有苦了,我们整个人都会处在法喜之中。如果一个人有粗重的我执,那这个人就有粗重的烦恼。



//

五蕴皆空



佛教里常讲五蕴皆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谈不到这些。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之中,仅一个色蕴空一下,我们就会法喜充满。因为色蕴空掉了之后,受用就会起来。我们平时可能没怎么体察到受蕴,当色蕴空掉一点点,受蕴就会像大风吹起的尘土一样,呼呼地往上翻。


只要对于“我”的执着、色蕴的枷锁稍微松一点点,受用就随之起来了。道家里面的小周天、大周天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佛教不练这个的。这个受是一种觉受、一种气脉。这时候,中医里讲的经脉、穴位就会苏醒了。有了这个觉受了之后,进一步还要把觉受空掉。


图片


想也是烦恼的一种气脉。受空了之后,想才能真正地空掉一点,我们才能体验到想也是空。就像受的云散掉了,想的天空就一片蓝天、万里无云了。


要把行空掉就更难,也更不可思议。如果于行蕴得自在了,过去的、未来的多少世,以前发生过什么、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们就全都知道了。用世间的说法来讲,就是于四维得自在了,四维就是行蕴,分分秒秒就是行蕴。


我们每一个人在行蕴面前都是平等的,上到国王,下到乞丐,每一个人都被行蕴束缚着,从生到死不得自在。导致人生老病死的一个主要的束缚就是行蕴,行蕴如果破掉了,那就是无量寿了。


最后才是识,识蕴破了,就是无量光。转识才能成智,智才是我们真正的如来藏。




//

修行的境界



空很重要,空就相当于把电脑清零了一样。但是清零到哪一步了,我们自己要知道、要去分析,因为空有很多个阶段的。就像我们常说的大悟和小悟。禅宗所讲的每一种悟实际上都是有境界的,小悟了多少,大悟又有多少,都是有境界的。


虚云老和尚五十七岁时证悟的境界是:他在房间里,墙壁遮不住他,远近的景物都昭示目前。别人讲什么、想什么他都清楚。他开悟之前就是这个境界,然后这个境界又再一次被突破掉。


图片


五十七岁之后,他保任功夫还保任了二十多年。在这之前他肯定还是有受用的,但是这种受用是属于有障碍的受用。所以,他还是有苦恼的。但他七十多岁之后还苦恼吗?再没有了。


那时候,他到哪里都是自在的,都有瑞相相随,有龙天护法护佑。但是他还是要经历生死的考验,但在大病、死亡面前,他有定力,这就不要紧的。所以,这其实就是修行的方法,就像六祖大师开悟之后还要在猎人堆里十五年,这十五年都是保任和检验。


像我师父这一辈的老和尚,他们都是经历过检验的。我师父、国清寺的静慧老法师、七塔寺的桂仑老法师,他们都是在逆境里面成就的。修行人是很神奇的,我们现在在顺境里修,他们在逆境里修。在顺境里修,这就叫极乐,在逆境里修,就是娑婆。




//

五蕴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图片


娑婆世界里有没有佛?有佛。娑婆世界里有没有修行人?也有。娑婆世界里的修行叫凡圣同居浊土,极乐世界里的修行叫凡圣同居净土。在娑婆世界里能有座寺院这比极乐世界还宝贵,所以娑婆世界一日一夜的清净修行,要超过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的功德,超过在他方世界修行万亿年的功德。


在娑婆世界我们有五蕴,五蕴有不好的一面,但是反过来说五蕴也是保护我们的。


就像在寺院里要守规矩,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挺麻烦,但是这些规矩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是成就我们道业的。我们的这个色壳子也是这样的,它是我们修行很重要的一个工具。


在没有道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个色壳子,我们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坐在这里,师父讲什么你听不清楚的,就在飘啊飘,“呼”地一下,就飘没了,要缘分很大,才能把你拉过来,否则是定不住的。


但是我们人就可以,我们可以坐在这里一起聊天,我们的耳朵可以清楚地听到。如果业比较清净的,我讲的他就都可以听得懂,业重的呢,今天师父讲什么,他会有点听不懂,心里进不去。


图片


就像读经书一样,打开经书,虽然字都认识,但是字的意思进不到心里去,嘴里读过一遍,也不知道读的什么内容,再读一遍,还是不知道读的什么。佛的经典,是不得了的,有很多意义的。要把经的意思读到心里去,是不容易的,这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可以达到的。


我刚才粗略地讲了一下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色法里有俗谛的色法,还有胜义谛的色法。这里我只是讲到,不要小看这个色壳子,它也有好的方面。如果我们从胜义谛的角度讲这个色壳子的话,那它是有更加殊胜的意义的。所以,我们可以即心成佛,也可以即身成佛。


——三参法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一)
· 生命的底色
· 【重要推荐】佛经里居然有这么多地方破斥外道典籍和邪见
· 微信公众平台
· 佛子心语 | 一麻袋核桃
· 安静,到哪里去找?
· 远离散乱方成禅定(三)
· 无常
· “耳根圆通章”最重要的修法部分
· 为什么来到这里,需要“有缘”呢?
· 善护口业的重要性
· 这是来自祖先的最大的荫庇
· 愿一切众生心恒喜乐——日诵净行品103愿
· 这天地洁白,就是一份大供养!就是圣财!
· 远离散乱方成禅定(二)
· 一切所谓真实的波涛汹涌,皆是虚幻
· “选择”很重要,“选择修行”很很重要!
· 【每日法语】持文殊菩萨五字真言开智慧
· 无修而修,必须要下功夫
· 种一抹新绿,绘万物盎然 | 古文殊寺积极开展植树护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