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修行者当中有菩萨特质的人

2023-04-26 00:01:00 发布: 人气: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2022)000057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古重戒律、弘戒律的人,不仅自己持戒精严,他要把律学弘扬在人间,这是对人间的悲悯。


作为人天乘来说,戒律能保护我们不堕落三恶道,保持人天乘增上的趋势,这个“不漏”叫防非止恶。


那对于声闻乘来说,戒是从根本上防护我们的根、尘,令这个色身不漏于三界。这个“止”的范围就大了,包括见惑、思惑,让我们的行为符合于佛陀的道,能融于僧团,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者。


但一般弘扬戒律的人有一个特质叫悲悯心,不忍众生苦,不忍众生堕落。众生堕落的苦是从因中来的,这个因就是造诸恶法,身口意不清净,那戒律的防非止恶就是对治法。在戒律来说叫“止”,止持。那怎么人天增上呢?还有作持。这种关心众生的命运,用佛法来呵护众生、承载众生,这一定需要有一种菩萨特质。


图片


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谦卑的人、一个细腻的人、一个考虑事情从自他角度都很周全圆融的人。


他也一定有一颗敏感的心、慈悲的心。当佛法载于文字的时候,它要简约、优美,但当它对应于现实生活中时,能不能把文字再还原到我们生命中来,这就需要关心了解人心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要了解这些,需要很细腻的心灵,需要深刻的观察,需要对众生命运的来龙去脉的因果的了知。


这就透露了菩萨的一种特质:细腻地观察,将心比心,护念自己、护念众生、护念佛教。


拥有这种菩萨特质的人自带光辉,他不愁不能够利益众生。佛教说“不愁无庙,只愁无道”,只要精神世界有光,所有物理世界都是需要的。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微信平台|佛教慧日





相关文章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一)
· 生命的底色
· 【重要推荐】佛经里居然有这么多地方破斥外道典籍和邪见
· 微信公众平台
· 佛子心语 | 一麻袋核桃
· 安静,到哪里去找?
· 远离散乱方成禅定(三)
· 无常
· “耳根圆通章”最重要的修法部分
· 为什么来到这里,需要“有缘”呢?
· 善护口业的重要性
· 这是来自祖先的最大的荫庇
· 愿一切众生心恒喜乐——日诵净行品103愿
· 这天地洁白,就是一份大供养!就是圣财!
· 远离散乱方成禅定(二)
· 一切所谓真实的波涛汹涌,皆是虚幻
· “选择”很重要,“选择修行”很很重要!
· 【每日法语】持文殊菩萨五字真言开智慧
· 无修而修,必须要下功夫
· 种一抹新绿,绘万物盎然 | 古文殊寺积极开展植树护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