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别贪恋沿途的风景

2022-02-23 00:12: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请点击以上图片观看精彩视频(时长:38:57):

《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五十七课




藏通别圆 



图片





Zang tong bie yuan     

图片


《阿弥陀经》在描述极乐世界时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我们不要走了两步就停下来。哪怕沿途得到一些好风景,也不要停下来欣赏,要直趣自家。


印光大师说:“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归家,归到自己家里坐下来,才算是究竟。所以“不为权乘、小果,误其真修;曲径、旁蹊,迷其坦道。”


图片


佛法能教化大众。哪怕就是藏教,也都认为“孺子可教”,众生是可教化的。这代表着强大猛烈的悲心。只有难忍的悲心,才会策动这些教法,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教化。


这里面除了理论的智的成分,还有大悲大愿的成分。我们是被佛的智的成分、悲的成分、愿的成分所摄受的。


佛教化众生的因,就是把每个人都看成佛。佛是把我们当佛来教化的。所以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不要又“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但是不管怎么修行,都要知道,我们在佛菩萨的怀抱里,要自我护念,不要染污了佛菩萨的怀抱,更不要产生傲慢,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自招其咎。


所以学了天台教法,至少要开始有惭愧心,会谦卑。智慧要高,但行为要很谨慎。







图片





Zang tong bie yuan     

图片


圆教的十乘观法里就有菩提心了。菩提是什么?就是佛心。在圆教里才能真正讲到“以佛心为己心”。


菩提心的生起有一整套的修法。忆母恩、念母恩、报母恩,生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还属于俗谛。在愿菩提心摄受下,学习教理,行持种种法,就是行菩提心。


有了愿菩提、行菩提,以此为因,积累资粮就快,修行就很踏实,就会有真实的修。


然后通过殊胜的法、殊胜的因缘、殊胜的善知识的加持,现前胜义菩提,以胜义菩提为理、为因,进到事上,再产生方便。这样层层为因。


当这个殊胜的因感得果的时候,这个果又迅速地成为修行的因,再感得殊胜的果,这样互为增上,就像人的DNA一样,螺旋向上;也像春天的树,新枝上再长新枝,越长越大。





图片





Zang tong bie yuan     

图片



我们每天做晚课都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不管是黄金做的佛像、菩萨像、声闻像、缘觉像,还是黄金的天人、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像,请问黄金的本性有没有改变?没有。只不过这十种像之间存在差别。这个差别,也可以用来比喻“十法界”。


那黄金比喻什么?实际上黄金就是心。悟公上人圆寂前五天跟大众开示的时候还是讲到:“三点如星相,斜勾似月牙。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三点如星相,斜勾似月牙”,这就是心。


成佛是心的圆满相,不圆满的业报相,比如地狱、饿鬼、畜生,也都从心而来。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修行就会变成自觉的行为。真修行是不需要督促的。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相关文章
· 你见过观音菩萨骑马吗?
· 冬奥会圆满闭幕,有一种光芒永不落幕
· 知见越广,生命的自由度越广
· 【茶香慧日寺】:师父给的修行正确目标悟到了吗
· 虚云老和尚:开示打坐要诀
· 【俄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生命的觉醒
· 到底是“直八”还是“真”?
· 那些藏在冬奥会中的中国元素,你认出了吗?
· 宝华见月律师纪念日 | 他行脚两万里,只为求戒
· 出入三界,菩萨是怎么做到的?
· 师父用这种方式,留给弟子参悟的课题
· 若只把佛当阿罗汉,损失就大了
· 古月禅师的故事
· 了解众生佛性进入佛的世界
· 央视记录片《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 文明的延续
· 祖师纪念日 |正月二十一,莲宗九祖蕅益大师圆寂日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生命是我的农田
· 一个“真”字,为什么孔子读“直八”?
· 蕅益大师纪念日:迷途知返,人人可归极乐净土
· 中国式浪漫“折柳送亲朋”——《送别》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