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
农历腊月十七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尊者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圆寂纪念日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尊者
紫柏真可尊者
(1543——1603)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尊者一生慈悲利物,代佛扬化,振兴禅宗,以荷负大法为己任。在明末兴寺、刻藏尤为不易之时,重兴梵刹十五所,铸就万斤大钟,倡刻《嘉兴藏》多部,“入室缁白弟子甚多,而宰官居士尤众”,“见形折节者,不可亿计”。
著有《紫柏尊者全集》二十九卷、《紫柏尊者别集》四卷和《附录》一卷,刊行于世。
尊者对念佛法门的痛切开示
(一)
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
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
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了,如何能得念佛灵验?
(二)
僧海州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曰:“以何法则求出苦?”
曰:“我资钝,但念佛。”
师曰:“汝念佛,常间断否?”
曰:“合眼睡时便忘了!”
师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万年也没干!汝自今而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若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流血!或念千声,或念万声,尽自家力量便罢。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断矣。且世上念佛的人,或三二十年,或尽形寿念佛,及到临时,却又无用。此是生前睡梦中不曾有念头故也。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的人,临死自然不乱也。”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741——1810)清代僧
大师早年参禅得悟,为禅门临济正宗三十六世、磬山七世。率众参禅,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声名播扬四方,宗风大振。
后因多诸病缘,思忖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净土,我何人斯,敢不皈命?又忆永明延寿大师乃禅门宗匠,每天持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况今末法,尤应修净业求生净土。
于是辍止参禅,专一念佛,开示净土宗旨及启信发愿立行。因大师德业所感,当时参禅人亦多念佛。
净宗修持八大要领
大师教眼圆明,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楷定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并以此进一步演绎为净宗修持八大要领: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这段开示,理事圆融,既外慕诸圣,又内重己灵,自力、佛力、自性功德力,三力和合并运,成就殊胜净业。
嘉庆十五年二月,大师到万寿寺扫粹祖塔,辞别山外诸护法云:“幻缘不久,人世非常,虚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
十二月十六日,大师指令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告众人说:“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面西端坐合掌说:“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
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异香盈空。供养七日,面貌如生,慈和丰满,头发由白变黑,光泽异常。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
人若依此义修持
印光法师赞云:
遍通经史,冀为世导。一病方知不可靠,研穷各宗奥。均难证到,专主净土教。
示众法语利益多,
念佛伽陀悉包罗。
全真成妄只此心,
全妄成真亦非他。
不变随缘宜随净,
随缘不变莫随讹。
人若依此义修持,
光寿当同阿弥陀。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