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是我们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尊者的圣诞日。
达摩大师本来是印度的一位王子,但他不乐荣华富贵,欣求出离之道。
将近一百五十岁的时候,达摩祖师来到中国。
他曾经也问过自己的师父,西天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我以后去哪里传化呢?”
师父回答他,你以后当去东震旦土,那里有大乘气象,你应当把佛法传到那里,接引上上根器之人。师父还特意跟他讲,南方不宜久留,南方皇帝的佛理并不深厚。
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后,在南方登岸,当时南朝正是梁武帝时代。但正如他师父预言的,与梁武帝见面后,祖摩祖师发现讲法不能契机,于是辞行北上,“一苇渡江”。
在达摩祖师的授记里讲到,他的教法传到中国后,要传播三千年。那现在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也就是说达摩祖师的这个法在中国还要传一千五百年。
菩萨救度众生是这世间非常重大的事件。为了救我们,为了让众生有信心,诸佛菩萨要为他授记,给他身份认证,还要提前出来为他捧场。
我们六祖大师也是这样,在他前面一百七十多年的时候,就有西天祖师到了现在的光孝寺,那时候叫法性寺,打坐然后授记,在石头上刻下来: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落发。
达摩祖师为什么一百五十岁时才来?他很年轻就出家了,又有这么高的悟性,剃度的恩师就是第二十七祖般若祖师。这说明祖师要把无上的佛法带到中国来,要蓄积很大的能量。
为什么我们老是会说“一苇渡江”?这“一苇渡江”也是一种证明啊。让我们去思考:什么样的人能折一根芦苇,往江面一丢,踩着芦苇就过长江了?而且在五乳峰通玄洞,可以不分昼夜,不吃不喝,一坐就是九年?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要传这样无上的佛法,你知道有多大的反弹力吗?他都是默默承受着,秘密加持着,用他深厚的功德力,广大的愿力,来遣除一波一波的业力。
他被投毒五次,到第六次时才告诉弟子,我时间到了,再不死他们不安的,我还是死给他们看吧。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要纪念他?
因为纪念他对我们有意义,他是一个不生不死的人啊。他的教法在中国三千年,难道四千年后就不灵了吗?作为他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众生没有福报了,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了。
达摩祖师所有的遭遇,说明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黑暗,和想要破除这种黑暗的艰苦卓绝。
他也给我们示范了儒家里讲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心中有仁义并且为了守护这种仁义可以奉献整个生命。
达摩祖师也对慧可大师讲到,“一直到六祖,六代传人都命若悬丝”。二祖慧可大师最后是在北方邯郸境内被人砍头的。在慧可大师这里,真的是“断臂求法,断头弘法”。
慧可大师在向达摩祖师求法之前,自己已经是讲经说法的法师,而且因为对佛法的领悟,他的头骨已经如五髻隆起。
以这样的智慧,他才会那么坚定,在寒冬腊月里,跪在达摩祖师面壁的洞外。也因为样的至诚,达摩祖师才开口问他:“你为什么跪在雪里呀?”
他说:“为求无上佛法。”
达摩祖师说:“无上至妙的佛法岂是轻心慢意可以得到?”
慧可大师为了表明虔诚,就拔出戒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
这就是孔夫子说的“朝闻道,暮死犹可”。为求觉悟,可以超越生命,但求师父指点。佛法来到中国后,能传承到今天,也正是因为这种向道而死的精神。
后来弘法过程中,慧可大师被人迫害,皇帝下令砍头。但刀砍下去后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白浆。白浆岂是凡人?都是菩萨啊。皇帝还是知道的,马上跪下来忏悔。
那我们想一想,你愿不愿意像慧可大师一样断臂求法?学得佛法后愿不愿意像他一样断头弘法?没有这个精神,把生死看得太重,法怎么会到你身上?
五祖为什么把法传给了六祖?
那时六祖都还没出家,他听从师命在后院舂米,因为体重不够,就在腰上坠了块石头,八个月中把石头都磨得光溜溜了,自己的衣服磨穿,肉都磨出老茧来。
所以五祖大师说,为舂米都能舍身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给他法。法是要救苦救难的,没有弘大的毅力,你怎么可能救苦救难?
我们解脱是靠信心的,但我们想觉悟,想受重任,要靠坚毅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里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作为一个士,一个有志气的人,内心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宏大的气象,是没有办法承接大任的。
圣人度我们是不容易的。这世间阻挡文明弘传的是我们人,叛逆、祸害的是我们人,得度、感恩、去回报的也是我们人。所以像我们大家,是愿意做法的得度者,还是成为与法擦肩而过的人?
梁武帝被称为“菩萨皇帝”,但他一生当中与达摩祖师只见了最初那一面,这种失之交臂,成为他一生当中最悔恨的事。
——三参法师古文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