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劫浊”,用现在物理学上的名词来讲就叫“熵增”,意思是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着从有序到无序,越来越混乱,并且不可扭转的趋势。
我们的生老病死就是熵增过程中的现象。但是当我们修行觉悟之后就会变成“负熵”,修行就是修复。
所以能够学佛,这是我们人类的伟大之处。
我们不仅发现了物理的规律,同时还知道宇宙是多维的,并且知道我们的生命除了物理属性外还有精神属性。
物理属性的熵增是不可变的,但我们的精神属性是超越时空的。这种精神的属性就是佛菩萨以大智大愿为我们搭建的另一个生命平台。
我们也可以把祂理解成佛国、净土,祂区别于我们人所造作的福报的归宿——天堂。
天堂是福报的业力所支撑的,但是佛国讲到底不属于福报的业力呈现的世界,祂是宇宙里极其稳定的、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体性所显现的世界。
如果我们的生命由无知到智慧分很多个截面的话,那么智慧越高,精神生命越伟大,愿力越大、道德越好,所形成的生命质量越精良。到佛陀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福慧圆满的生命,那又是一个非常精妙的世界。
就像我们讲因果报应一样,以纯净的因就呈现出纯净的果报。
每个人学佛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菩提心作为中脉来理解。
如果以菩提心为中脉的话,那你想想看,这个地球都可以摄受在你的中脉里。
佛菩萨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智慧,所以佛菩萨利益众生是很自在的,不是一定要让你看到才能利益到你。
所以,我们学佛法要去思维,思维了之后就会对佛菩萨生起真正的信心。
我们现在提倡文化自信,实际上学佛的人要有一种智慧的自信,一种能力的自信。
我们在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摩诃”是大,这个大不是对立的,不是二元世界的大,当你真正能体悟的时候,“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真理的光明,就是金色界。
今天实际上是讲了“熵增”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科学理论概念。
我们修行就是怎么来突破这个熵增的不可逆的自然现象,借助智慧的途径,借助生命的精神属性,去超越这个身体的生老病死。
如果熵增是一张单向车票的话,是一个不可逆的维度的话,那么无量光无量寿就开放出了一个多元的、多种可能的世界。
我们学了佛之后,对于生老病死的肉体状态,就不会再恐惧了,生老病死就不会再成为我们精神的牢笼。
我们的佛性的属性是具有超越性的,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束缚它的。所以在佛性的平台上,我们是自由的。
凭借着这个信心,我们可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佛也以这个特质,可以发愿接引一切众生同生净土。
——摘自三参法师开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