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教师节的礼赞】诗尘有金身 | 成为散发菩萨光芒的老师

2021-09-11 00:00:00 发布: 人气:3







视频:诗尘有金身 | 成为散发菩萨光芒的老师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

让我们一起

感谢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

感恩生命中的善知识



三百年前的春天,随园老人袁枚在园中散步,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居然开出了小白花。他心神一动,写下了绝句《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图片


“白日不到处”,是一个如此不适合生命成长的地方,可苔藓却长出绿意,展现出自己的青春。


它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而是用“恰自来”的勇敢绽放自己的生存本能和生活意向,焕发出生命的光采。


“苔花如米小”,细小低微的苔花,无法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较,但它依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尊自强,迎来大好春光。“也学牡丹开”,这是“苔”的谦虚,也是“苔”的骄傲。




图片


三百年后,曾在贵州石门坎支教的老师梁俊,带着学生们登上央视舞台。一曲《苔》,惊艳全国。


同样的诗歌,因为不同的演绎者而有了不同的内涵。贵州素有“十万大山”之说,石门坎更是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这样一个偏远之地,梁俊老师去到那里,教导这些孩子,鼓励他们——生命并没有偏和远,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自信。

图片


梁俊老师创作的如《苔》一样的诗和歌,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也学牡丹开”的勇气。或许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坚定和期许,这首数百年前的小诗,竟在短短几分钟的舞台演绎里,变得更加动人。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是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的传输者,也是人格和情怀的培养者。在这位老师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菩萨的身影,通过演唱这首古诗,善巧方便地让每一个孩子找到生命的自信,教导他们让生命直立起来。

图片


梁俊老师曾回忆说,“小时候,我也生活在大山里”,苦苦寻找人生的方向。当他找到了生命的乐趣,并把这种觉悟反哺给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孩子时,生命已然活出别样的风采。

《苔》所散发出的生命之香,已超越了花的馥郁。它犹如一束光亮照进了心灵,在相生共荣的朴素情感里,焕发出直达人心的精神力量。

图片


这首《苔》不仅是梁老师唱给学生们的,也是唱给我们的。它振奋了生命的自信,也赞美着我们的佛性。


每一个生命都是尊贵、不可复制的,每一个生命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折射着佛的微尘相好。

图片


三千多年前,释迦佛陀舍弃王位,选择做一位老师。从此,祂行走于山林田野、村城国邑,说法四十余年、三百余会,只为让每个生命都认识自己的佛性,让每个生命都踏上佛性的觉醒之程。

图片


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三界的导师,是我们最圆满的老师。我们皈依三宝,以三宝为师,就是将佛陀当作我们人生最高的模范,跟着佛学,愿意成佛,成为像佛陀那样的生命。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正报和依报,是智慧所决定的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五组(三)
· 悟公上人 | 生到极乐世界有这样两种大利
· 【原创短片】汝毕竟姓个甚么
· 【消业培福】修随喜有什么功德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漫谈“一心念佛”(三)
· 爱河千尺浪 苦海万重波|如何过情关?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圣人出而黄河清(五)
· 日诵净行品30愿——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 佛陀成道后,为什么不立即宣讲无上妙法?
· 修行人必不可少的忏悔修法
· 不净身?!不得不知的真相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五组(二)
· 悟公上人 | 这样照顾命终人才是最有益的
· 我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佛陀什么时候是圆满的?
· 【茶香慧日寺】:佛法里讲的成功是什么
· 虚云老和尚: 真参实悟 不要弄假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文殊菩萨遍现一切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止恶修善
· 甘露醍醐 | 佛性显发一分,魔力就减少一分
· 恭逢六祖惠能大师圆寂纪念日〡从一介樵夫到一代祖师的人生逆袭
· 为什么不能把功德福报回向给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