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心香三千界——2020年马来西亚授八关斋戒与开示
和佛陀戒的功德接轨
“斋亦名戒,佛所制故。”斋就是戒,因为这是佛陀所制的。我们受持八关斋戒,以自己的身、口、意直接跟佛陀戒的功德接轨,纵使一日一夜,这个功德已经不受时空限制,已经种下了我们以后出家、证果、超出三界的因。
“关”,既是闯关,我们闯过自己习气的关,同时也关闭一切恶趣之门。从三界中、从生死轮回中闯出来,这个闯关的游戏是勇者的行为。
一句“能持”,我们身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就都覆盖在跟佛签合同的这个力量当中。跟佛签合同,阎王就管不住你了;你不跟佛签合同,实际上无形中就跟阎王签下了轮回生死的合同。
当勤修六念,谨护八支
实际上这一日一夜是不容易的,“不可于刹那顷起世俗想”,为什么?世俗想就是轮回的想。我们今天一日一夜,要不要想阿罗汉是怎么解脱的,要不要想佛、想法?要想啊!
这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就是我们短期出家,种下的是长期出家的因、究竟解脱的因。受五戒最高的果报可以升到六欲天的天顶,受八关斋戒最高可以升到大梵天,果报甚至可以做大梵天王,更究竟的果报就是可以出三界、可以成圣贤。
八关斋戒功德大不大?我们找回了人的尊严呀!所以“亦不可刹那顷起懈怠心”,这是佛特意为我们设计的软件,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这一日一夜把身心都交给佛,交给戒律。
“当勤修六念,谨护八支。”哪六念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为什么最后才“施”呢?你有本钱才能施与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从哪里来?你自己得积一点资粮,得有点本钱。
戒可以得清净,戒律才能得真正的清凉。清净的身口意才让我们真正地获得暇满的人身,才能让我们从生死的热恼中得以休息一下。我们躲在佛的八关斋戒里休息一天呀!
密集型地忆念佛法僧
所以,我们今天要密集型地忆念佛陀。佛为什么要示现人间?佛为什么无量劫修行、发大愿,要在我们人寿最短暂、恶业最重的时代来成佛道、来救我们?佛说的每一个法何其宝贵!我们要去思维。
修行赚的是无漏的法财,世间的财富可能会有烦恼,甚至还会引祸上身,我们修行所得的法财是如意宝珠,没有任何过患的。所以要这样去思维,思维法,念法,念清净的僧宝。
什么叫清净的僧宝呢?贤圣僧,虽然在世间,但是给世间做福田,他是不受世间过患的人,是给我们做榜样的人。“处世间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超于彼此的二元对立,一个贤圣僧是超越二元的,所以他虽处在六道中,不受六道之苦。他住世的因就是为了利益众生,给众生作示范的。
我们忆念这样的清净僧宝的时候,我们心中也会得到清凉和快乐。我们通过受八关斋戒,对有一天我们真正地要出家也会产生意乐。出家修行、证果得道就是人间的大宝,否则做一个世间的轮回者、一个俗人,此生又制造了来生的轮回,你浪费掉了宝贵的人身啊!
所以,定下来想一想,你的身体出不了家,你的心可不可以出家?可以,这才叫居士,否则你连做居士的资格也没有。身在家、心出家,就是居家修行之士。如果你身在家、心也在家,对出离一点点好乐心也没有,就证明你都不知道轮回的水有多深、苦海有多苦啊!
对于轮回的过患无知、不觉的人是很可怜的,自己是这样的可怜人都不知道,那我们还是一个合格的佛弟子吗?所以这一日一夜,我们可以想这些人生最重大的事情。这个事如果想明白了,那你就有钱也快乐,没钱也快乐;如果这个事没想明白,有钱也痛苦,没钱更痛苦。
八条戒就是八个安全气囊
所以这一日一夜,我们要集中精力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戒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上车要系保险带,保险带是束缚还是自由,是危险还是保险?你买车,是不是安全气囊越多越贵?今天我们的八条戒就是八个安全气囊,这是佛给我们的,为了保护我们法身慧命不受伤害。
持戒者如抱着一个浮囊而过苦海。你想从大海漂过去,要不要有浮囊?要有,浮囊越大越安全。船的吨位越大在海上越平稳,飞机越大在空中越平稳,我们戒受得越多就越安全。
我们今天得到了佛陀给我们的这个八支,我们在八支戒法的加持、甘露灌顶中,在八支戒的保护中,在八支戒佛陀的功德加被中,我们轮回的业、习气、烦恼就会被净除,然后我们自己的佛性慢慢显露出来,我们久已麻木的人性也得以修复。
持戒长养我们的菩提树
持八关斋戒是超越时空的,虽然一日一夜,却超越时间空间。八关斋戒功德会加被我们的未来,也会报答我们父母的恩德,乃至出生以后的佛果。所以《处胎经》里说:“八关斋戒者,诸佛父母也。”
我们持八关斋戒,这是解脱的正因。持八关斋戒也称为“最后清净八戒斋也”,八关斋戒能关闭一切恶趣之门,甚至可以关闭轮回之路。佛来拯救我们,我们要跟佛配合。我们主动地来受戒,就是跟佛配合,佛手拉手把我们牵出轮回。
“汝今已得如是功德”,我们已经跟佛手牵手了,就不要轻易地放手,要手抓得紧紧的。我们的戒体清净才可以盛装如来的智慧甘露,持戒叫“如龙护珠,如人护目”,就像我们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勿令毁损”。
《婆沙论》云:“受八戒者,名曰近住,谓近阿罗汉住故。”阿罗汉的果是从持佛的戒律里来的,他的因是持戒。所以我们今天持戒了,实际上就已经接近阿罗汉了。“又名长养,谓长养善根,令其增多故。”长养什么?长养我们的善根,长养我们的菩提树。我们的佛道就这么长养出来,越来越壮大!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