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2014年11月,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共同学习《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
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亦不及一。”
这一段讲广修供养,分四点:
一、所供之境:“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二、能供之因:“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三、供养具之相:“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四、特显法供殊胜:“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十大愿王都是用清净的身语意业,加上甚深胜解,现前知见,是以普贤菩萨般若空性的大智慧为前提。
供养是迅速地跟圣贤结缘,把圣贤的德加被给我们的一种重要修法。
供养是欢喜的,为什么呢?因为乘于性德。普贤菩萨就是乘性德而起,是法尔如是的,乘性而修。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在所有的供养具里面,最殊胜的是法的供养。我们能以身口意去实践佛陀的教法,这比物质上的供养功德更大,因为从有相的进入到智慧的、无相的。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为什么法供养更超胜呢?“以诸如来尊重法故”。诸佛如来尊重法,因为法是一切圣贤能转凡成圣的导师。
我们皈依佛,佛是我们的榜样,福慧两足。我们如何去践行?如何转凡成圣,成佛呢?依靠法。法是诸佛之母、菩萨母,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舟筏。所以一切诸佛最护念的就是法,我们去践行法,诸佛是最欢喜的。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如果按照佛的教导去依教奉行,我们就会成佛。文殊菩萨说,众生若能依教奉行,各个都成佛得道,都证无上菩提。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以法做供养,就是跟如来同愿、同行、同体。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广大最胜的供养,直到虚空界穷尽了、众生界穷尽了、众生业穷尽了、众生烦恼穷尽了,我此供养才有穷尽;以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穷尽故,我此供养永无穷尽。
不但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身口意如教修行,安住于佛法中;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佛,供养给三宝。所有一切圣贤都因这样做而转凡成圣,无量无边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去身心实践的。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