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六祖坛经》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六祖惠能大师!
顶礼西天东土
弘宗演教的所有传灯者!
《六祖坛经》是一部由六祖惠能大师讲授、经其弟子集录完成的著作,主要内容有惠能大师自述生平、开坛授戒说波罗蜜、调御教化弟子及临终嘱咐等,并根据“自性本清净”之说,阐释了核心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六祖坛经》等佛教典籍。由于曾被历史遗忘封存近千年,许多经卷为大藏经所未收,所以价值极高,堪称稀世珍宝。
今特刊敦煌本《坛经》,愿藉聆听这朴素清晰、直指人心的智慧,蒙六祖大师的智慧光照,唤醒我们的心,救拔困境,在这日月丽空、浩瀚星河的时代,重塑智慧之光。
心地正花放
五叶逐根随
共修般若慧
当来佛菩提
——惠能大师
三参法师推荐:
我自己初发心学佛的时候,首先读的便是《六祖坛经》,每当读到一句明白了,就汗毛直竖心里充满法喜,然后就沉浸在这种法喜当中。读不懂的地方也是如此,前面一句不懂,就不想再往下读第二句,所以这本《六祖坛经》看来看去看不完。
贞观之治后,中国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都极其强盛,文才辈出,而在如此繁华的时代,惠能大师作为一个不识字的人却用他朴素的语言讲出了佛法的真谛,甚至辑录成广弘的《法宝坛经》,并终成一代宗师,实在稀有难得!
《戒本疏》有云:“初众相中,有四种三宝。”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而在《六祖坛经》中则提出了自性三宝。
住持三宝又称为事相三宝,自性三宝又称为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有佛像、经典、代代相传的僧宝,我们依止住持三宝,就是为了证得理体三宝、自性三宝。
自心清净即是佛,净念相继即为法,六根清净乃为僧,以此自性三宝忆念阿弥陀佛果地无量威德。
当今信息纷杂、五欲横流,我们的六根被六种尘境所纷扰,虽然没有像六祖大师那样打过柴,但是我们却生活在迷茫的草莽丛林中,需要他老人家的智慧来为我们拨草瞻风,并找到本来的风光、自家的佛性。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授无相戒
弘法弟子法海集记
(三)
善知识,总须自体,与授无相戒。一时逐慧能口道,令善知识见自三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当身圆满报身佛。
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自在法性,世人尽,为迷不见。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色身中三身佛。善知识听。与善知识说,令善知识于自色身见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上生。何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是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净,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正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自归依者,除不善心及不善行,是名归依。何名为千百亿化身佛?不可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灯能除千年闇,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常思于后。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自悟自修,即名归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在归依也。但悟三身,即识大意。
今既自归依三身佛已,与善知识发四愿弘大愿。善知识一时逐慧能道: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边誓愿学;
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只本觉性,将正见度。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烦恼来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除虚妄。法门无边誓愿学,学无上正法。无上佛道誓愿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远离迷执,觉智生般若,除却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愿力。
今既发四弘誓愿讫,与善知识无相忏悔三世罪障。
大师言:“善知识:前念后念及今念,念不被愚迷染;”
从前恶行一时除,自性若除即是忏。
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却从前矫杂心,永断名为自性忏。
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疫染;除却从前疾垢心,自性若除即是忏。
善知识,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作,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今既忏悔。今既忏悔已,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大师:“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已后,佛为师,更不归依邪迷外道,愿自三宝慈悲证明。善知识,慧能劝善知识归依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着,名众中尊。凡夫解脱,从日至日,受三归依戒。若三归依戒。若言归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即无所归。既无所归,言却是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意。经中只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依处。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