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寒山诗 | 这条寒山道,有些人是无法探寻的

2021-03-16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寒山诗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从字面上看…

图片

寒山虽然有道,却不是人间的车马能够到的。青山的溪水不分昼夜地流淌着,虽然溪水流动的声音像音乐一样,但谁能够来给他记谱呢?


重重的山如画一般,虽然层嶂如叠,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山有几重。草不管大小,哪一棵不在晨光下流动着露水的光泽,当风吹过松头,流露出那样清爽的声音。此时到了岔道口,形体问影子,接着该往何处走?

图片


“车马”指凡愚之辈

就修行来说,业障重、根基钝的人,没办法去探寻这条“寒山道”。寒山道不单单在寒山,每个众生都有这样一条道,但是凡愚之想、世俗的情面上是没有办法来了解它的,所以“而无车马踪”。


泣露千般草

哪一棵草不在晨光下流动着露水的光泽?

这是比喻,哪一个有情众生没有伟大的佛性呢?“吟风一样松”,这个法人人都有,每一个众生都可以修行,只不过世间没有问津之处,走到凡圣的岔道口,凡俗不知,应该问谁,“何是凡道,何是圣道”?


 形体问影子:

“你跟谁?”

“我跟你。”

“你为啥跟我?

  干嘛老是跟着我?”



这是非常深的修行境界,凡圣不隔纤毫,但是,怎么样能毫厘之间辨认清楚,而不至于疏隔天渊?


超越形和影,智慧就生出来了,像很多学教理的人,学唯识到后来就要问,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学中观的也是,禅宗里讲“藤缠老树”,第一步问,哪一天老树倒地的时候,藤怎么办?第二步问,树不在了、藤也不在了应如何?这个都是指的这样一个境界。


光知道“无我”不行,还要破我的执,那我执破了依什么,以何来破我执?这也就像形和影之间的关系,所以形问影何从。


图片


人修行到这里的时候,要么会产生大静,好像一定百年。有的人到这个地方烦哦,抓胸啊,哎呀,到底是什么?


有一些读书人读到这里,如果碰到明眼人就会教他,要好好地参学善知识,蚊子叮铁牛是不行的,要得法,要依止、要收心、要把文字相挂起来,深入一法去修。还有人修到这里,凡也不见,圣也不见,这时候也需要一个殊胜的因缘发起广大的菩提心。


有的人修到这里,不可谓不敬,因有了,但是因虽然有了,还是需要发心,发广大的愿。发广大的愿之后,愿如大海,“以愿起行,行若高山”,行要像高山一样,才能把这个愿海实现、充满。


一般性这个世间的修行人,是如何?寒山大师这首诗第一句叫“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这句很重要,寒山这条道不是业障深重的,俗气很重的人走的,甚至世间人也不可能走的。在这条寒山道上向上一道,都是要净化身心的。


开始起步,一步一步一步,一直到形问影何从。这首诗如果用身讲,可以变为传法的诗,里面有法、报、化三身的修法。


图片


寒山大师的诗,他自己说不像诗也不像偈,但实际上意蕴丰富,意境悠远。懂的人,如春风扑面,一句就能带到法身的境界。


“可笑寒山路”,这一条路就是法身的境界;


“而无车马踪”,里面没有凡夫,甚至没有小乘,都是大乘的境界,是文殊菩萨的境界。


懂的人是甘露灌顶,不懂的人是“叠嶂不知重”。看上去浅显明了,却难以捕捉其中的意境和真义。其实一时不懂也不要紧,寒山大师这样一个以菩萨示现在世间的人,他的诗像清泉一样滋养了中国一千余年,早已在无数人的八识田里种下了善根。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他的诗里,藏着我们对治灾难的解药

这部奥斯卡温暖短片治愈了千万人

二月二龙抬头,这些事儿,99%的人不知道

这样做,可以让命运平顺、吉祥增上

他是预言中踏杀天下人的传奇高僧

从这些关系中,看出一个人的修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典故事】忆念众生如子想
· 没有找到方法,就没办法跳出轮回
· 狮吼法语 | 释迦牟尼佛的谦卑
· 印光大师:世间大善,莫过于此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我们的本来相貌
· 甘露醍醐 | 你的佛缘,究竟从何而来?
· 这是对《地藏经》最大的误解
· 轻风里,春茶香 ——慧日禅寺常住出坡采摘“明前茶”
· 【佛典故事】人生难得当精勤
· 这样修行,会快速成就佛道
· 如何选择 如何结果
· 【中法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母亲是温暖的港湾
· 不学华严,不知心有多伟大——《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五课
· 一个“粪”字,为什么让他开了悟?
· 甘露醍醐 | 识别戒定慧的力量,去皈依和护念它
· 二月二龙抬头,恭逢济公活佛圣诞 〡这些事儿,99%的人不知道
· 渴见水喻 〡路途虽然旷远,终有抵达的一天
· 【佛典故事】抑心不违教法
· 把往圣前贤的宝贵经验变成我们的经验
· 虚云老和尚:初用心难——偷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