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01
舍利子,色不异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叫“色法”,我们的肉体,外至山河大地,全都属于色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比如木头就是木头,再分析,木头的结构是什么呢?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好大的一个原子却是假的!其实就是一个电子围着一个更小的原子核在“绕”,就像我们手里拿着一个火把转圈,从远处看,以为是很大的一个火圈,其实仅是一个火点。
科学家们继续探索研究发现:最小的物质,犹如琴弦所拨出的声音,虽然你听得清清楚楚却找不到,它只是震荡。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最小的物质,是“震荡”出来的,说明这个世界也是“震荡”出来的。如同佛教所说,这是业的力量的展现。就像做梦,梦里地水火风、感受、触觉都有,“梦里明明有六趣,醒来空空无大千”。
现在科学家已经了解到,色法是空的。所以学般若,不是说等它灭了之后才是空的,色法当体就是空的。你看到的完全是幻觉,是大脑没有完全醒过来,我们朦朦胧胧的眼睛看到一个影子,然后认为它就是木头,实际上用智慧的眼睛看,色是空的。
“色不异空”,我们总以为“空”就是没有。其实,就像琴弦在震荡,即使抓不到实体,但“关系实在”,所谓“关系”者“缘”也,即业力还是有的。佛教有句话:色是一切因缘所显现的色法,需要依靠一切因缘显现,当体即空。所以“缘起”的东西本身是“性空”,简称“缘起性空”。因为一切的显现都是空无自性的,你看到的“有”,恰恰是“真空”,是“妙有”,实际上了不可得。
佛陀要把我们从三界六道里解救出来,用心良苦!佛告诉我们色是空的,就像你带了个手铐,它是因缘显现的,你可以超越它。
02
照见五蕴皆空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古时有位囚犯,称“观世音菩萨”时,忽然枷锁掉地上了,狱卒重新给他铐上。他又虔诚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枷锁又掉了。狱卒感到奇怪,就报告给上面的官员,这官员认为他可能有冤。后来这位囚犯被无罪释放了。
宝志公禅师
还有一位,梁武帝的师父宝志公禅师(观音菩萨化身),在没遇到梁武帝之前,他住在监狱里。因为他在街上疯疯癫癫的,别人看他不顺眼,就把他关了起来。奇怪的是,他从监狱里想出来就出来,门锁没动,门窗也没坏,他溜了一圈又回去了,门窗还是没动。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的“空”,不要理解为“没有”的“顽空”,一旦落入“顽空”就是“断灭法”。“空”要跟前面的“观”、“照”相应,“空”就是当体的佛性,一切色法都是你佛性的显现,所以“色不异空”。
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色法就是色法,跟自己没关系。明白了,“色不异空”,就是“色不异佛性”,“不异”你的观照,就会“色”“空”同体。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每一句都是一个境界,在修行上,是一个境界高过一个境界、一个境界超越一个境界。
03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讲了一个“色法”,其余四个也是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当你产生“想”的时候,“想”其实也是“空”。讲木头当体即空,还不好理解,讲“想”是“空”,就好理解了。就像念佛,你心里想着佛,想着、想着就“想”到孙子了,“想”本身就不坚固,会跑来跑去。这个“空”也不是“顽空”,你为什么能够“想”,是因为你的如来藏性、佛性,恰恰展现了你佛性的面目。
“受”也是这样。眼睛领受色法,鼻子领受香味,意领受法尘,眼耳鼻舌身意其实都有一个受。从触受的角度来说,用丝绸或麻布来摩擦你的皮肤,你会感觉到丝绸的光滑柔软、麻布的粗糙生硬。“受”要依仗因缘而生,因缘是真的假的?因缘也是无常的,所以“受”是不真实的。
“行”也是这样。我们坐在讲堂里24小时,太阳升起落下就是一天。如果坐飞机,跟着太阳同一方向飞,看到太阳落山再看到太阳升起,这时还是24小时吗?就不是了。如果坐航天飞机,看到太阳升了又落、落了又升,24小时能看到16次,时间又不一样了。所以时间即“行阴”,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行阴”虽是虚妄,也不是“空”,也是“妙有”。“行不异空”,当“行”的时候,就是你佛性的彰显。
04
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
无量光无量寿从哪里体现出来?这种智慧就体现在当你“照见五蕴皆空”时,“色”是我们的如来性即佛光,“受”也是我们的佛光,“行”也是佛光,“识”也是佛光,“色受想行识”皆是我们的佛光时,那无处不是佛光,就是“无量光”。
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是“不要痛苦,只要快乐”,这样一辈子几十年下来,生命质量就打了折扣。而修行人是面对痛苦也百分百接受,因为痛苦也是我们的佛性,是真实的。但又“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为只要一“生”一“着”,就落到无明里了。“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在一切的显现里,皆能看到自己的佛性,你就见到佛了。
视频:《心经》唱诵
看到“色法”时,以为这就是“色法”,跟自己不相干,你就落入了生灭;如果知道“色法”是自己佛光的显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色受想行识”皆是我们的佛性,“五蕴”、“空”皆是我们的佛性,要这样去观修。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
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 ——慧日禅寺举行“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开幕式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