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
▇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简介
《大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翻译,四十卷。
这部经是佛住世时所说的最后一部经。其主要内容有:世尊示疾,预知涅槃,弟子请法,入般涅槃,舍利供养等。共分十三品:寿命品、金刚身品、名字功德品、如来性品、一切大众所问品、现病品、圣行品、梵行品、婴儿行品、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师子吼菩萨品、迦叶菩萨品、憍陈如品。
在这部富有文学色彩的经典中,处处可见佛陀以巧妙的譬喻说理。例如,卷十四《圣行品》以醍醐譬喻佛性:“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
法师开示
佛陀示现涅槃
佛教里有句话说,“读《大般涅槃经》,不出泪水的人不是佛的孝子。”因为作为佛的弟子,看释迦佛陀涅槃的经,怎么会不流泪、不被震撼到呢?
佛陀说,我的法如白莲花,等待着世间如莲花一样的人。佛法虽然伟大,但只有知道的人才会尊重它、珍惜它,不知道的人甚至会诋毁它、伤害它,造下恶业。所以,为了最大化地利益、保护众生,为了最大化地避免众生受到伤害,佛陀在不生不灭中示现灭度,在大涅槃中示现小涅槃。
佛陀本不涅槃,住的是大涅槃、无漏境界,祂为什么要示现从这个世间灭度?
《涅槃经》里,佛陀详细讲到了入涅槃的原因:警策这些知见不高、执着己见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佛陀如果不隐身,对他会有害处,因为他的傲慢偏见的缘故,所以佛陀显现了一个凡人可以理解的、有生就有死的形象。
但佛陀跟阿难说,我已经讲了法,我会以文字相、以善知识的形象住在世间,现在众生面前。《涅槃经》中也说:“我又示现阎浮提中而作博士,为教童蒙令住正法。”
开权显实、开迹显本
《涅槃经》和《法华经》是属于同一时的,在天台宗里都叫法华涅槃时,都属于醍醐部。所以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佛陀不仅讲了事相、祂一生所显现的这些事迹,同时也给我们讲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它的甚深含义是什么。
所以读《大般涅槃经》,对我们的大脑是有挑战性的,这部经极其辩证。一方面佛陀要讲出祂需表达的真实义,但同时又表现出我们听众的劣根,听众、看经人思维角度的不同。在经中,不同的菩萨出来提问,实际上就是拉近我们跟佛陀的距离,问出我们还不明确的问题,然后引发我们更多的问题和思考。
师父悟公上人说,“佛法在一问一答间。”实际上这就是觉性摩擦的火花,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就表现了佛陀的圆满智慧。佛陀在引领我们、向我们表述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醍醐灌顶”,就是让我们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当对佛陀生起信仰,对三宝生起皈依之心,我们就能得到佛陀智慧的功德力的加持。否则我们连怀疑、提问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不具足提出疑惑的智慧。
着重讲这个“常”
对于“将三宝作为我们的皈依处”的理解,对于“常住”二字的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认为佛陀涅槃了,所谓涅槃就是死了、不存在了,那就连三皈依都没有了。
法性常住,这个法性到底是什么?僧的体是以什么形成的?其中很重要一个是戒体。然后一个僧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慧?一个普通的僧身上的戒定慧有没有法性流露?都是有的。如果这样理解三宝,我们三皈的体才会形成。实际上佛法是始终围绕着三皈依这个主题的。
对于“常住”二字,师父悟公上人说,“常住之法是不生不灭法。”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着重讲这个“常”,若有众生听闻“常住”,就不会堕三恶道。
“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不动尊就是常。从凡夫的角度上,要照见无我,究竟无我,根本无我,这个智慧生起来之后,转凡成圣,才知道有常乐我净。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这个。
大般涅槃的光明
作为佛弟子,在常住之法、不生灭中,于佛大般涅槃的极乐世界中而得涅槃,这就叫往生极乐世界。师父悟公上人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涅槃,即是不生不灭法。”无量光无量寿,所谓无量,即不是有限、不是生灭,这就是涅槃之光。
所以大般涅槃,实际上是最安全的、没有阴影的光明,是没有苦的快乐,没有“后遗症”,也不会有“副作用”。佛教的圆满就表现在它没有“副作用”,大般涅槃更是彻底地表现了这一点。但这个道理,只有大智之人才能知道,一般人无法理解,所以佛陀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说明,这是佛陀的悲心情怀。
这个“说”的当下,其实就是一种陪伴。当我们按照佛陀的戒律、这种生活的准则生活在一起时,就会有序地生活在道的状态里、佛陀的陪伴里。
纵使三千年过去,但我们在寺院,在三宝的加持下,通过读《大般涅槃经》,明白自己是有皈依处的。因为佛陀是常住的,法是常住的,僧是常住的,三宝是常住的。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祈愿国泰民安】见佛足印,如同见佛(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宅家也能强身健体(内有视频)
【祈愿国泰民安】心旅斯里兰卡,不出门也能看世界——殊胜的佛牙舍利
我也曾被隔离……新年超度祖先】心灵是一个“隧道”,能让祖先得到解脱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佛教有这些殊胜的预防方法!(转发功德无量)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