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面具背后的惊天秘密,竟然在三星堆被挖掘出来了!

2018-11-13 01:29: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看了就要关注“佛教慧日”同发菩提心


图片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图片



01


玉璋的含义

别致又吸睛的法器


图片


三星堆出土的玉璋,玉璧和玉琮这些过去都是代表一种法器,表法的。古时候“璧”代表“天”,“琮”代表“地”,“璋”有时候代表通天地。中国古代上朝的官员手里捧着很像玉璋的,代表人就是天地,通天地。“琮”代表地,地中有天,它很奇特,方形的代表“地”,地中又有一个圆的孔。

 

它的奥秘是怎么通天地呢?我们梵文的“阿”字,“阿”字就代表通天的一个通道,实际上就是需要懂的人传的,下面这个花纹实际上也有戒定慧的意思,一层一层地升华,升到一定程度,然后有一个通道就可以。所以人活在天地之间最大的尊严就是由形而下能升华到形而上去。


02


神秘的古面具

古人的面具神奇含义



三星堆出土了这么多面具,这些面具是古人提醒我们:人是有神性的。人像上面带有五佛冠,修行的耳环,这里面具是什么意思?这已经是报身修法了。这个五佛冠是报身修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五佛冠是报身修法。

比如没戴五佛冠的,

就是化身佛,

戴上这个就是报身佛了。

报身佛是什么?

揭示事物的内在结构,

内在规律,这叫报身。

任何事物除了外表显现,

还有祂内在的因素。


各式含义不同的面具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非权利象征的权杖

古埃及法老的权杖


图片



现今很多对这些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解释都是跟权利有关,很多人认为权杖是皇帝的标志。古埃及都是法老拿这个权杖,法老为什么能肉身不腐?


用佛教就很好解释,他是修成了肉身不化,不单单思想上是真理,我们说相随心转,心到了真理的状态之后身体都可以不朽,所以说不朽的思想,不朽的真理,连肉体也可以不朽,所以这就是标志,所以法老都肉身不腐,标志就是这个。


--摘自传喜法师2018.11.10四川广汉三星堆开示

往期精彩回顾:

法国国会高票通过:自2018年9月起,法国全部学生每周至少吃素一次

你的双十一是: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吗?

如何避免修行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州西园寺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真相竟然是……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全球高僧齐聚福建莆田,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盛大开幕!

“你的老师是谁?”“是水。”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以前,你是我的同学,现在,你是我的老师……——祖师们的故事

她为何让我如此动心——一位行者对寺院的告白(庙宇风采,让人神往)

孝行天下——“以孝治家”在行动

印光法师: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黄庭坚:“我前世写的文章竟与今世的一字不差!”
· 农历十月初五 恭迎达摩祖师圣诞
· 五峰祥云起 三界普蒙熏——传喜法师朝礼蒙山施食祖庭四川永兴寺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
· 安贫
· 加油,熊孩子!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九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九
· 病是吾辈良药
· 手拉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要解脱。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八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八
· 以克磨恶习,为入门初地
· 来来来,我们一起聊聊轮回之苦
· 农历十月初三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 前世今生--9·11事件转世儿童回忆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七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七
· 举世在忙中,谁为看忙者?
· 用万德庄严我们的世界
· 他最终明白:“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慧」看电影之《女儿国》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六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六
· 知苦,是入道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