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9·11事件转世儿童回忆录

2018-11-10 00:01: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看了就要关注“佛教慧日同发菩提心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图片


前世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911 轉世兒童回憶錄

在911事件3年后出生的美国男童,

3岁时告诉家人,

他是911事件中的一名罹难者转世。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美国全新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

全新视角

全球杰出学者、科学家

共同探讨

前世记忆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图片

轮回途中不认己

图片
图片

师父有话说


前世的事件,不仅能够影响他的下一世的肉身,也能影响他的情绪、情感、性格,甚至也会造成以后的疾病。这代表什么?虽然说意识不死,但是意识跟这个肉体和合成一体的时候,所造作的身口意的业是会传递的,这就是我们佛教里说的:“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


图片


这“万般皆不去”是指什么?指物质世界,你这个肉身的色法,还有你拥有的财富名誉地位,这些都带不走,不再追随,一切悉皆散灭。但是你这一辈子的业、因果将会继续,“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善恶业还会跟着,跟着这个意识传到后世。

*


图片


我们佛教讲的佛性,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而且你回到佛性的状态,就能够回到佛国;如果迷失了佛性的状态,就在业果里轮回,六道沉沦。


图片


一方面我们投胎了,做人了;另一方面我们的佛性从来就没有生过,哪一天我们器官衰竭了,死亡了,但是我们的佛性也不曾死亡。现在虽然活着,但是我们在做梦,还在梦里,在这个现象界里。

 

图片
图片


佛教有一句话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这就是,你要想了解你前世是什么样的?你就看这一世,我们这一世的——外在的相貌,内在的品德,其实很多是受前一世的影响的。那我们生命以后将是什么样?是由今天的所决定的。


图片


佛教里不承认有造物主,佛教讲命运是在自己手中的。所以,佛教是积极的生命观,我“命”在自己的手中,自己说了算的。所以可以修戒定慧,来改变今天和明天。佛教的人生观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佛教不是宿命论,虽然讲今生来世,但是佛教不是属于宿命论,是有因果在里面的。阿弥陀佛!


图片


图片

阿弥陀佛!又到周末了,辛苦了一周,终于可以念念佛,给自己的心灵净化一下了!

这个周末,强烈推荐《生死与轮回》这部大型美国纪录片哦!一共四集。

看完后,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您对生死和轮回有什么感观哦!

~周末吉祥~


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如何往生净土中?

这十二个名号,是成佛最重要的种子

网上学佛真方便,我是不是就不用去寺院啦?

重阳节,你看到老人的美了吗?

都在同一个凉亭歇脚,为什么还要争吵?

佛弟子的每一天,都不能虚度

佛陀说:我对你笑,或者你对我笑,皆是欢喜

我皈依啦!然后呢?

你在轮回中不亦乐乎,祂在法界里全年无休……

“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一个口号……

你要的天长地久,就在这里

「阿弥陀佛此刻就在!」——一位高僧圆寂前留下的答案

这个法真奇特!佛菩萨和八宗祖师联合推荐!

佛陀一生说法,重点就在这个法门

冲过这片火海,就问你敢不敢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七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七
· 举世在忙中,谁为看忙者?
· 用万德庄严我们的世界
· 他最终明白:“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慧」看电影之《女儿国》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六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六
· 知苦,是入道的因缘
· 发了一个菩提心,福报却变了!?
· 酒肉是穿肠过了,可是佛祖去哪儿了呢?
· 烧香拜佛不是为了供养神灵,而是礼敬觉者、降伏傲慢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五
·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
· 了脱生死必先听经闻法
· 生活和修行真的能平衡好吗?
· 医病?医心?答案在这里!——《医者仁心》第三集
· 农历九月三十恭迎药师佛圣诞,祈愿有情众生吉祥安康!福慧俱增!(转发功德无量)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四
· 不悟自心出,医王何自来
· 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频道
· 什么行为,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功德!
· 治愈力超强的医生是这样子的!—《医者仁心》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