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拜佛不是为了供养神灵,而是礼敬觉者、降伏傲慢

2018-11-08 00:06: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凡夫我慢深重

自恃高于他人

不肯低头曲躬






佛教慧日 | 愿你永具菩提心

图片



修礼敬


“我慢高山不出德水,凡夫我慢深重,自恃高于他人,不肯低头曲躬。欲修普贤广大行愿,成就如来功德,首先要对治我慢。如不修礼敬,折伏慢幢,其后的普贤行都无法成办,一切性德无法显现。修持礼敬,乃一切修行的首要。如理礼敬,可破除我慢,生恭敬心,得尊贵果报。”


怎样才能起普贤菩萨的礼敬?


山河与大地,皆是法王身,称性礼是竖穷横遍的敬礼。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礼敬一法身佛时,便是礼敬十方三世佛才能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


山河与大地,皆是法王身

图片


而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关键是要克服自我,拿掉那片叶子。拜佛可放下我慢,使我慢之山崩塌,当身体拜下去的时候,我执全部放掉。


为什么七支供里第一个是礼佛呢?就是在佛面前你都不能放下傲慢的我,那你还要通过什么对境才能降服自我?所以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降服我慢的高山。我慢是很坚固,我执也很坚固的,要摧折我慢山。


礼敬诸佛

图片


不可缺失


我们这个时代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信仰缺失。精神没有皈依处,正能量没有生发处。物质世界再繁荣,也抵不住内心空虚带来的迷失之苦,哪怕是自然科学,如果没有人文光辉也是很可怕的。


信仰,至少是很高级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包含着你对人生的展望、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对精神世界的体悟、对自身行为的监督与矫正……它所有展示和淬炼出来的都是正能量的,是作为人不可缺少的。

 

但信仰又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是需要因缘的。即使一家人,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却未必能一起走进庙门。有的即使一起进来了,面对佛像,未必就能一起下跪。因为他不明白,下跪,不是佛要你跪,恰恰是你开始更新和升级你的精神领地的第一步——折服自身,突破和征服我执与我慢。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考研还是找工作?先查询下自己的福报余额吧!

Stop!你那是擦珠子还是修行呢?

什么行为,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功德!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全球高僧齐聚福建莆田,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盛大开幕!

“你的老师是谁?”“是水。”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以前,你是我的同学,现在,你是我的老师……——祖师们的故事

她为何让我如此动心——一位行者对寺院的告白(庙宇风采,让人神往)

孝行天下——“以孝治家”在行动

印光法师: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沙门是啥门?白衣苍狗是啥狗?这些词汇你确定你用对了吗?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五
·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
· 了脱生死必先听经闻法
· 生活和修行真的能平衡好吗?
· 医病?医心?答案在这里!——《医者仁心》第三集
· 农历九月三十恭迎药师佛圣诞,祈愿有情众生吉祥安康!福慧俱增!(转发功德无量)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四
· 不悟自心出,医王何自来
· 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频道
· 什么行为,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功德!
· 治愈力超强的医生是这样子的!—《医者仁心》第二集
· 1105身病?心病?——《医者仁心》第一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三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三
· 观心说
· 一位科学家讲他所经历的皈依
· 如何往生净土中?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二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二
· 画饼充饥,曷能劫生死贼哉?
· 拙,也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
·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