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就要关注“佛教慧日”同发菩提心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峨眉山的
普贤菩萨
在我们佛教很多大乘经典里,普贤菩萨是很少出来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遇到善知识,让你心开意解,让你解悟,有一个入处开个智慧,这个是善知识的工作。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文殊菩萨教化了大家,教化了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开了根本智之后,文殊菩萨再让他去参学那些善知识。
善财童子开了根本智在做什么呢?他去很多善知识处参学,学了一大圈,一直参学到第五十三位才遇到普贤菩萨,这代表什么呢?他为什么五十三参呢?这是五十三位代表从最初的善知识文殊菩萨启发他的信心智慧的信门这个信,菩萨有五十三位,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这个就五十位了 ,等觉 、妙觉。
“
峨眉山为大光明山,
代表諸佛的大光明藏 。
”
大光明藏
这个大光明宝藏不是简单可以看到的,这要自己积累广大资粮才可以看得到,才可以用心眼智慧的眼看到的。
所以这个《普贤行愿品》以善财童子为典型,为修行的模范,第一位遇到文殊菩萨,然后一位一位参学,百城烟雨学习那么多跟那么多师父,最后遇到第五十三位普贤菩萨。我们从这个经的题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本经非常特殊,地球这么大佛教的国家那么多,不是每一个佛教国家都有这本经的。这本经到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听都没听过,在那里这个经的名字听都听不到。哪怕他是国师是什么,他也没听到过这个经的名字。
这本经是释迦佛陀于菩提道场成等正觉之后的内在的境界,所以不是祂对着谁说的,完全就是成佛的境界。一成佛了之后,过去现在未来一片大光明海,觉性的大光明海。过去现在未来之所以大,这个“大”是佛的觉性也是代表我们众生佛性的这个“大”,所以“大方广 ”不单单形体上大,“大方广”是我们心,也是佛的心,叫“体、相、用”,“体”是大 ,那么“方”呢?“方”也可以代表佛性的本体、佛性的相貌、佛性的作用。
所以“大方广佛 ”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是这样,我们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所以佛陀说:奇哉 !奇哉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德相就是指的这个。
“
我们与佛的区别在于“华严”。
”
华严
佛陀就是说众生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因为不能证得所以我们被无明所控制着把持着,然后又妄想执着。佛是大方广华严,我们众生是大方广污染,“华”是觉悟的意思,“严”是用所有的功德去庄严它,我们凡夫是不觉,然后染污它。差别就在这里。
“
人往高处走,乃至能够圆满菩提究竟成佛。
”
究竟成佛
真正人生是往上走的人往高处的,乃至究竟能够圆满菩提而成佛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果细讲这七个字是不得了的,所有的佛陀,不要说释迦牟尼佛四十多年说法三百余会都包括在这里面,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都不出这七个字,这本经就是来自于佛陀成道之后,佛的内证的境界,这部经记述了佛陀的自证的境界。
往期精彩回顾:
法国国会高票通过:自2018年9月起,法国全部学生每周至少吃素一次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