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说起命运,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佛教宣扬的因果理论不就是告诉我们前世种因、今世得果吗?一切好像都是“业”和“报”,既然今生都是前世注定,那我们还需要努力吗?这不正是一种宿命论吗?
○
○
楼宇烈教授告诉我们,其实佛教是告诉我们要超越自我,要学会在今生造新的善因、结新的善果。这正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丰硕的回报。
佛教中常讲“自作自受”和“自性自度”,就是说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出现了恶果也必须由自己去解决,所以必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解决问题。这么看来,佛教宣扬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6月8日,公益院线电影《因果启示录》将在全国院线上映,面向广大观众。这是一部由慈善组织及善心人士随喜募资,专业电影人制作,前后超过1000名志愿者在幕后辛勤付出的公益院线电影。
该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警示世人“善恶终有报”,引导大家“种善因、得善果”。
↓↓↓《因果启示录》预告片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近日,《因果启示录》剧组受邀,接受了中央级期刊《中华英才》的独家专访。
▲ 推广和宣发团队与各地义工志愿者合影
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被裹挟进一个传递负能量的旋涡里而浑然不知;从身边损人利己的小事,到相互间利欲熏心的你死我活……
电影《因果启示录》中讲的故事,每一个都来自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因而艺术化表现后的刺痛力更惊人。据电影导演王陆涛介绍,影片最终要警醒的是那些处在道德边缘上的人们。
这是一部劝人断恶修善的影片,全片由三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串联的故事组成,揭示了当下现实生活中因贪欲和愚痴引发的悲剧事件,展示出一组当代社会众生相。
因影片劝人明因、识果、断恶、向善的公益属性,引得两岸老中青三代十余名知名演员和艺人以自降片酬的形式倾情加盟,他们都希望用自己精彩的演出来警示世人。
2015年8月,影视制作人王陆涛发起了去宗教化的“因果公益”教育理念,得到了儒、释、道等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有数以万计的公益人士以各种方式参与了影片的拍摄和宣传,为影片的顺利完成贡献了力量,也有很多志愿者全程跟组工作,见证了影片的整个制作过程。
▲ 试映会现场导演王陆涛为观众讲解
影片在拍摄中的花絮和故事
“和谐社会,缺你不可”是“因果公益”的核心理念。而这部电影正是从百姓身边的小事出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非常接地气的表演,表现出社会其实是一个循环着的链条,善和恶的传递最终都要回到原点。
王陆涛说,中华民族的祖先传承下来几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害人者反被己害”……在现实世界里,正能量传播起来是一个圈,负能量传播起来也是一个圈,人们种下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所以,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每个人的率先示范。伦理道德教育教人应该为之,而因果教育教人不敢为之,希望这部不一样的影片能为一些人带来反思和觉悟。
中国的传统文化尊崇:
厚德载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其实都是对因果关系和善恶取舍
最好的诠释,
愿《因果启示录》能为众多迷惑的人心
开启一道光明的门,
让更多人懂因果,
成为自爱、爱人的良善之人。
往期精彩回顾:
声 明
本文内容转自「大公佛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