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三日合一,为父母超度祈福不能错过(转发功德无量)

2017-09-05 00:0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可以订阅哦!

图片

这一天,僧众解夏戒法圆满

这一天,僧众自恣令佛欢喜

这一天,报累世父母长养慈爱恩德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

佛教僧众修行,在每年的初夏之际举行结夏安居。结夏安居也称为雨安居、夏安居、坐夏安居,指的是在农历4月15日至7月15日期间,僧众不允许随意外出。


印度的雨季期间,佛陀为了避免僧团游行乞食的困难,同时不受蛇类蚊虫的侵袭,以及避免伤害到草木虫蚁,而制定此一规定。佛教僧众平时分成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以及在森林中独居的阿兰若比丘,各自修行。但在安居时,僧团的成员要聚会在一起,一同诵戒,纠正彼此的行为,同时分享修行心得。

图片


数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以及共修大众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



僧众自恣令佛欢喜


图片

15

七月

星期二

僧众于解夏当天,在众僧面前忏悔发露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发誓后不再犯,并请求大众的批评和指正,以期得到清净和解脱,又被称为自恣日。僧众自恣能令佛欢喜,所以又叫佛欢喜日。

图片

令佛欢喜有三义

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01

解夏自恣法后,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于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02

佛闻解夏后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03


图片


图片

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佛教亦称之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又称“盂兰盆会”、“盂兰盆供”,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


盂兰盆会起源于佛陀时代。佛陀弟子目连尊者,修法得到神通之后,用天眼观察自已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极大苦,心生悲痛,就以神通力用自己的钵盛食物给母亲吃,但是所有的食物刚到母亲口边就化成炭火。目连见后,悲痛欲绝。救母不成,于是尊者请求佛陀开示救度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尊者,因为他的母亲生前罪要深结,所以才会感招这种苦报。这种苦报非他一人可以解救 。只有仰仗供养十方僧众的功德,才能使母亲获得解脱。

图片
图片

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天?

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所以这一天,若为七世父母及现世在厄难中的父母,用百味美食供养自恣僧,以此功德,过去世父母,六亲眷属的三涂之苦,应时就得到解脱,在世的父母,能得到福乐百年的果报。如果七世父母生到天上,会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图片

尊者依照佛陀教示去供养,母亲因为他供养的功德最终脱离饿鬼道,超生天道。这就是盂兰盆节日的由来。


佛陀慈悲殷切嘱咐:

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图片


图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乾去湿,吐甘咽苦。无始以来父母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值此殊胜孝亲报恩地藏月,盂兰盆节殊胜法会之际,普劝大众,发大菩提心,勤行善法,广修供养,报答累世父母恩德,救度亡故父母及六亲眷属,为在世的父母及六亲眷祈福消灾。


愿存者福乐寿无穷,

亡者离苦生安养。

四恩三有诸合识,

三途八难苦众生。

俱蒙悔过洗瑕疵,

尽出轮回生净土。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

佛教慧日



相关文章
· 这一天,做这个功德就可以让祖先离苦得乐
· 大宝楼阁咒轮纸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
· 她乘飞机去埋葬儿子,空少却递给她一张纸条,打开后瞬间泪奔
· 享受心灵光明的一面
· 传喜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记
· 他,为报父母恩德,头顶遗骨修道,终成一代佳话——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转发功德无量!)
· 《西游·降魔篇》你看懂了吗?看了这篇文章我决定再看一遍!
· 什么!?你还不知道魔style?
· 没手机没电脑,与世隔绝过上五天,你熬得过么?英国电视台做了个实验...
· 到底人生是苦,还是乐?有点疑惑....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原来是这个意思?终于懂了!
· 求出离,求解脱!别急,看看师父怎么说
· 00后的孩子,当你来到寺庙……
· 为什么要超度亡灵,超度以后怎么能证明往生了?
· 星云大师遗嘱全文,看完狂心顿歇,泪奔不止
· 生命的机会是让我们进步
· 离师父远的人,怎么依止师父?
· 从巴黎圣母院到深圳拘留所,从一块肥皂到一尊佛|画行者日记
· 佛教救了这位千古名家,他用一生荣辱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在人生
· 山间禅定,树下经行——僧侣们的结夏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