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农历七月廿九,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诞辰纪念日。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1840-1959),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福建涌泉、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1953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时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圆寂,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虚云老和尚作为近代禅门泰斗,除了恢复重兴寺院之外,更为后世禅宗复兴而培养储备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有十余人,其中释一诚法师、释传印法师两位大德高僧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虚云法师是近代禅宗代表人物,于鼓山受临济衣钵于妙莲法师,为临济宗四十三世;又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法师,为曹洞宗四十七世,并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
老和尚兼祧中国禅宗五家法脉,除临济、曹洞二家,为鼓山绵延不断之传承法系外,其余沩仰、云门、法眼三家,皆属遥嗣。这在中国现代佛教史上发挥了兴废续绝的重要作用,值此老和尚诞辰纪念日,为飨宴读者,分享虚云老和尚承嗣禅宗五家法脉的因缘:
虚云老和尚由鼓山妙莲老和尚处接临济法脉,受曹洞衣钵于耀成和尚。
临济、曹洞二家,均为鼓山绵延不断之传承法脉。虚云和尚出家时,常开法师按鼓山临济宗剃派源流诀,给云公取法名“演彻”。
净慧法师说:“虚老受戒后,颇受妙莲和尚器重,遂于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衣钵于妙莲和尚,为临济宗四十三世;受曹洞衣钵于耀成和尚,为曹洞宗四十七世。
因湖南宝生法师等恳请主持大沩山密印寺,而发心承嗣沩仰宗。
虚云和尚遥嗣兴阳词铎禅师,自列为沩仰宗第八世,并作传派字偈56字:
词德宣衍道大兴。戒鼎馨遍五分新。
慧焰弥布周沙界。香云普荫灿古今。
慈悲济世愿无尽。光昭日月朗太清。
振启拈花宏沩上。圆相心灯永昌明。
虚云和尚按此派字传沩仰法嗣,为嗣法人取法名均用“宣”字。本派虚云和尚子孙中比较著名的,有宣化度轮、宣玄圣一、宣明海灯、宣成达定、宣传月川(传印)、宣圣法亮(心明)、宣道净慧、宣慧禅道、宣德绍云、衍心一诚、衍妙戒全等。
虚云和尚遥接南宋光孝已庵深净禅师的法,自列为云门宗第十二世。虚云和尚记述:“又余在南华,因悉云门祖庭,香灯断续无定,勉为兴复。查此宗起于文偃祖师,十一传至南宋末温州光孝己庵深净禅师止,后失典籍。原派是偃祖下八世优鸿曾演二十字,后不知谁又出二十字。古派分三,今欲重继,不知从何字起。故惟从己庵净公与余各摘上一字,继演五十六字,期之后贤,传灯无尽。”
虚云和尚遥嗣光孝已庵深净禅师,自列为云门宗第十二世,并作传派字偈56字:
深演妙明耀乾坤。湛寂虚怀海印容。
清净觉圆悬智镜。慧鉴精真道德融。
慈悲喜舍昌普化。宏开拈花续传灯。
继振云门关一旨。惠泽苍生法雨隆。
虚云和尚按此派字传云门法嗣,为嗣法人取法名均用“妙”字。本派虚云和尚子孙中比较著名的,有妙道朗耀 、妙心佛源、妙宗净慧、 妙虚宽能、妙定宽度、妙云佛宝(绍门)、明圆寂祥、明悟演成、明空惟升、明贤隆德、海长、明慧、明向等。
虚云和尚记云:“癸酉春,有明湛禅者,由长汀到南华,谓在长汀创建八宝山,志愿欲绍法眼一宗,不知所由,恳授其法眼源流。因嘉其志,乃告之曰:此宗发源在金陵清凉山,早废。兹时不易恢复。从宋元来,绍化乏后。查诸典籍,自文益祖师七传至祥符良庆禅师止,其后无考。旧派益祖六世祖光禅师立二十字,后不知何人立四十字。虽有二派,子孙停流,鲜有继起。又查益祖出天台德韶国师,与清凉泰钦禅师。传载韶、钦二公下五世良庆禅师。其中秉承,有继韶公者,有嗣钦公者,纷纭不一。有记益、钦、齐、照、元、慧、良为七世。今欲继起,艰于考证。惟有秉承韶公,续从良庆禅师与余各摘上一字,继演五十六字,以待后贤继续,传之永久。”
岑学吕居士附记云:“法眼失嗣更久,八宝山青持大师,请虚老续法眼源流。良庆禅师为七代,虚老人应继为法眼第八代。”
虚云和尚遥嗣祥符良庆禅师,自列为法眼宗第八世,并作传派字偈56字:
良虚本寂体无量。法界通融广含藏。
遍印森罗圆自在。塞空情器总真常。
惟斯胜德昭日月。慧灯普照洞阴阳。
传宗法眼大相义。光辉地久固天长。
虚云和尚按此派字传法眼宗法嗣,为嗣法人取法名均用“本”字。本派虚云和尚子孙中比较著名的,有本湛青持、本智信清、本性净慧、本宽慧果、寂照宏如(灵意)、寂乐心澄、寂心妙性、寂悟素闻、寂照慧瑛、体妙明贤等。
虚云老和尚从常开老人出家,能够接临济、曹洞衣钵于妙莲法师,并承接久已失传的沩仰、云门、法眼三个中国禅宗宗派,将之传承光大,成为兼祧五宗六脉、影响现当代佛教的一代宗师,前无古人,以后亦难见来者。
虚云老和尚苦参力究,持戒弘法,遍兴丛林,拥有世人仰慕的禅宗悟证境界和长寿生命,成就了他在中国现代佛教界和禅宗法门中的领袖地位。
虚云老和尚青年时就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一心出家修行,17岁时,其父为防止法师出家为其娶妻田氏、谭氏,然法师与田谭二氏同居而不染,至心佛道。光绪十二年(1886年)左右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从妙莲和尚(1844年-1907年)受具足戒,师承曹洞宗四十六世鼓山鼎峰耀成禅师(1858年-?)。
曾遍参金山、高旻、天童、天宁诸名刹,巡礼佛教四大名山。后从天台华顶融镜法师习天台教义。朝拜五台山。后经终南山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重兴鸡足山迎禅寺。法师发心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以报答父母之恩。遂从普陀山出发,历经两年到达五台山,传说途中两次遇险时,都遇到文殊菩萨化身相救。法师经四川、西藏,至印度,从云南入境,过大理,朝宾川鸡足山。过昆明、曲靖,如贵州省、湖北省。至武昌时,于宝通寺礼志摩和尚。学“大悲忏”。赴九江入庐山。于海会寺礼志善和尚。参加念佛会。过境安徽。游黄山后。朝九华山。礼地藏王菩萨塔、百岁宫,礼宝悟和尚。渡长江至宝华山,礼圣性和尚。留住过年。此后至1901年,先在江南一带讲经说法,后入北京,时逢八国联军入侵,离京至西安,于1901年,经终南山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达宾川鸡足山,重兴鸡足山迎祥寺(即祝圣寺)。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往泰国、槟城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讲经说法。宣统三年(1911年),为团结佛教徒,保护寺院,斡旋上海佛教会与南京大同会的对峙,虚云老和尚出滇至沪。接着,赴南京晋见孙中山,议定修改佛教会会章诸事宜。同年4月,因政府更迭,在见过孙中山之后,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成立中华佛教总会。1920年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历任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曲江南华寺、广东韶州云门寺诸大寺住持。民国二年(1913年),西藏有些王公活佛受到英国及印度政府煽动,不肯承认民国政府,袁世凯乃下令云南都督蔡锷准备出兵西藏。为避免生灵涂炭,蔡锷乃托请虚云老和尚冒险深入藏区,商请在西藏德高望重的东宝法王,出面游说当时主政的西藏活佛承认民国政府,消弭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1949年,应邀赴北京参加佛教协会筹备会议,在广济寺与圆瑛法师、赵朴初等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0月,他代表中国佛教徒接受锡兰佛教代表团赠送的“佛舍利”、“贝叶经”、“菩提树”三宝。1951年春,虚云老和尚拟在云门山大觉寺传戒,遭遇囚禁。虚云老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窗封闭,绝其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并遭四次毒打,虚云老和尚肋骨折断,遂阖目不视,闭口不语,呈入定状,八日后始苏醒,醒后令侍者法云记录其入定时神游兜率天之事。此事名曰“云门事变”。虚云和尚呕心沥血所撰《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著作毁失殆尽,所以后人难以更深入了解虚云老和尚的佛法认识。1952年参与发起中国佛教协会,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同年,应请复兴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虚云老和尚在率真如寺众修持的同时,多方筹划修复寺庙,并开荒造田,自给自足,种植茶树、果树,开辟花园。写有《重建云居山真如寺事略》与《云居山志重修流通序》,交由香港莲净苑与佛经流通联合出版,流传于世。1959年虚云老和尚圆寂于云居山。1982年,美国纽约佛教禅宗中心为他修建纪念堂,将其传记用英文刻于石碑。记载其生平事迹的有《虚云和尚事迹》《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画法集》等。舍利留存广东南华寺。五帝: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与宣统皇帝。四朝:满清皇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难: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1959年10月13日,虚云老和尚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老和尚圆寂前作诗一首: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